工艺品行业步入“拐点”?
内容更新时间:2008-09-05 14:13:31来源:闽侯乡音报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县工艺品行业从形成到发展,走过了一段辉煌的时期,成为我县第二大主导产业,为我县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我县工艺品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有史以来的巨大冲击。国际经济增长放缓,加之国内相关政策的调整,使得工艺品行业的利润大幅降低。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县工艺品行业累计完成规模产值18.22亿元,同比增长了15.3%,但据业内人士称,虽然产值有所增长,但企业利润却未见增长,有的甚至是在“保本生产”。
产值、利润,增长不同步
面对产值与利润不同步增长,一些企业对订单的选择显得极为慎重,有的不得不缩减生产规模,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企业在“保本生产”。“去年,我们公司的产值达到1亿元人民币,今年估计将下降到8000万元人民币,仅今年上半年的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下降了20%左右。”在采访中,我县某工艺品公司张总经理告诉记者,他的公司自成立以来,每年产值均以20%递增,但面对眼前的困难,公司只好适当减少产值。
业内人士认为,工艺品行业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物流成本急剧增加,工人的大量流失,都造成了企业产品成本和用工成本大幅上升;人民币升值造成企业结汇亏损,出口退税率下调也减少了企业利润,直接影响出口企业的利益;企业研发能力弱,部分小企业甚至存在抄袭仿冒现象,企业间恶意竞争、相互杀价都阻碍了企业的有序发展。
勤练内功,寻求出路
有的业内人士则坦言,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和行业内部潜在的问题是制约甚至阻碍工艺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未来,像工艺品这样的外向型经济,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今年将是工艺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拐点”,行业内部将重新进行整合,也将使行业结构走向更理性、更成熟、更合理。他们表示,企业应加强“内功”,更新产品结构,提升整个系统的竞争能力、服务能力、质量保证和交货能力。
在采访中,面对如何保护工艺品这一主导产业,扶持工艺品行业走出困境、重振雄风,业界普遍认为应走两条路,一是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调整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二是希望政府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和措施。
他们希望建立行业研发基金,采取低息或贴息等办法,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支持创办行业学校,组建行业培训基地,提高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为企业二次创业提供专项贷款,支持企业延伸产品、延长产业链,并鼓励工艺品行业创品牌,加速品牌成长和升级,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面对出口退税给工艺品企业带来的困难,出台产业过渡性保护措施,采取临时性贴息、补贴、奖励等措施,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提高国外参展补贴比例,对行业性会展给予财政补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的企业给予专利申请补贴等。(记 者 张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