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村民成为“香菇大王”——访我县种植大户张贤力

内容更新时间:2008-05-16 10:45:46来源:闽侯乡音报

     张贤力在介绍反季节香菇种植情况。
 
       廷坪乡文山岗村深坑自然村,是一个非常偏远的山村,但在这里却有一片面积达63亩的菇棚,每到夏季,源源不断的香菇从这里运往福州、厦门、上海、江西等地,成为千家万户老百姓餐桌上的美食。而带领村民种植香菇的是今年不到45岁的“香菇大王”张贤力。继去年被评为我县种植大户、福州市劳动模范后,今年他再一次被获得我县种植大户的称号。
      2005年10月,张贤力经过市场调查,看准新鲜香菇市场行情,决定充分发挥山区特殊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利用多年栽培技术经验和实践,采用水田试种反季节香菇。他倾其所有,投入近年来积累的所有资本近130万元,在廷坪乡文山岗村深坑自然村,因地制宜,建立起反季节香菇示范种植基地60余亩,建设厂房300平方米。2006年4月,53万袋承载着张贤力梦想的香菇被栽培到了菇棚里。张贤力每天跟工人们泡在棚里,精心呵护着菌种。经过半年的努力,他成功了!基地当年就采收鲜香菇397.5吨,占据着夏季福州香菇市场80%的份额,产值达318万余元,纯利163万元。2007年,张贤力又投入163万元,扩大基地规模,栽培了65万袋的香菇,产值达到400余万元。
      2008年,张贤力得知我县出台扶持山区生产发展的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后,他联系了县委农办、农村信用社等部门,以绿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名义为文山岗村和赤坑的几十位农户担保,为他们获得71万余元的小额贴息贷款用于反季节香菇的生产。今年,仅文山岗村就新增加了25.3万袋反季节香菇的生产。目前,文山岗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庄的反季节香菇的产量有150万袋,其中张贤力自己种植80万袋,其余的都是附近村庄的村民种植。由于今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雨雪灾害,使得反季节香菇的产量减少,香菇价格得以提升。保守估计每袋的利润比去年会高出1-2元,平均每个农户可增收2-3万元。在他的带领下,村里许多原本出外打工的人都回来种植反季节香菇,张贤杨就是其中的一员,与出外打工相比,种植反季节香菇每年可以给他多带来3万元的收益,而且也没有出外打工那么累。
      在文山岗村,农户负责香菇的种植,张贤力负责提供菌袋、技术支持,还负责统一收购,现在反季节香菇接种已经基本完成,到6月初就会出菇,到10月底所有的反季节香菇将会销往福州、上海等地。在“香菇大王”张贤力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种植食用菌的队伍中来,食用菌生产将成为廷坪山区的支柱产业,放眼未来,深山里将会出现更多的“香菇大王”。(记 者  黄  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