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农业合作 促经济大发展
内容更新时间:2007-09-10 16:33:13来源:闽侯乡音报
■ 记 者 黄 凌 徐超高 通讯员 陈少东
本报讯 9月4日,在青口青洋花果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采摘由台湾引进的火龙果。今年火龙果收成比去年更好,已经是第三批次采摘。据果场负责人林福利介绍,1998年果场率先从台湾引进火龙果苗木种植,现在场内有种植面积32亩左右,今年单火龙果可收入30多万元,并已向周边地区大力推广。作为2001-2002年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示范点,果场已成功引进10来种台湾水果,有火龙果,台湾芒果、百香果、凤犁释迦等,目前投产的已有6种,并开始大力推广,取得一定的成效。
记者从福州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了解到,1997年国家“两部一办”批准设立福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闽侯示范区是福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闽侯示范区以荆溪为中心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南屿、南通、竹岐、白沙、甘蔗五个乡镇为辐射示范区,规划面积887平方公里。荆溪中心区位于闽江口经济圈内的福州市西郊,距福州市中心仅16公里,园区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分为综合实验区、林果开发区、农牧开发区、加工工业区和观光农业区等五个功能区。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与闽侯示范区管委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作体制。依托荆溪、南屿、南通、竹岐、白沙、甘蔗等各乡镇开展工作,管委会进行宏观管理,近年来闽侯示范区已扩展到全县范围的对台农业工作。
管委会一方面积极协助科研院所建设好科技示范基地,一方面积极争取资金创建名优果蔬示范园,2001年,园区管委会与县科技局技术市场、县农机局、农村专业户等共同投资100万元,建立面积100亩的国外名优果蔬示范园。引进台湾及东南亚一带名优果蔬品种和相关的技术,进行适应性栽培,选育出最佳的高优品种,并进行繁育推广。至目前,该示范园已引进台湾大青枣、留香枣、番石榴、莲雾、释迦、丝瓜、日本藤稔葡萄、巴西甜脆桃、新加坡杨桃、无核黄皮果等40多种名优果蔬品种,并培育推广台湾大青枣、巴西甜脆桃、日本葡萄等果树苗木6.5万株,可种植1500多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示范区已引进国内外农业良种150多种,其中台湾良种有80多种。主要有蔬菜、果树、茶叶、花卉等优良品种。园区在良种繁育、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和高产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园区成立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管委会积极拓展对台农业合作与交流,加大国内外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推动一方经济发展,对台农业取得实效。2002年,管委会被市政府授予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科技兴农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闽侯示范区管委会获省级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