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服务送上门 惠民利企暖人心
内容更新时间:2023-07-21 09:39:17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吴婧 陈世荥
闽侯县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将窗口“搬”进群众家中。吴婧 摄
本报讯 服务下沉,群众少跑路;政策上门,企业免操心……近年来,闽侯县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县社保中心)不断探索创新服务,多措并举实现便民服务再升级,努力写好社会保险助企惠民“大文章”。
“一对一”服务送上门
“这些年多亏了你们,我老伴的退休金才能按时发放啊!”近日,面对上门服务的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家住荆溪镇的林大妈激动地说。林大妈的老伴李大爷因病卧床多年,无法通过电子端进行每年一次的资格认证。多年来,县社保中心一次次派遣工作人员上门,为其提供服务。
林大妈家中发生的这一幕,是县社保中心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县社保中心首创精准服务模式,将“老、弱、病、残”等行动困难群众立档跟踪,主动了解其生活状况和需求,并跟进提供退休受理、资格认证等上门服务,真正做到了打通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最后一公里”。
精准服务模式下,工作人员还积极筛查即将到龄的人员信息,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事前联系企业和职工,告知相关政策流程,确保他们能便捷、及时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待遇。
“让老百姓享受高效、便捷的服务,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县社保中心窗口负责人郑家军介绍,为进一步优化退休办理流程,县社保中心还将退休审批、待遇核定、信息采集、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事项进行优化整合,实现“退休一件事”一次性办理。创新采用的预留相片数字化处理和乡镇(街道)社区现场人脸数据采集相结合的方式,更是破解了以往退休审批和信息采集系统数据传输时间差问题,让信息采集工作实现无感化。
“点对点”助企解难题
日前,一场社保政策宣讲会在鸿尾工艺品园区内热烈开展。来自县社保中心的志愿者们分别对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可享受的政策进行详细讲解,逐步介绍业务办理流程。同时,工作人员还针对线上办理方式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全程指导,并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建立结对服务模式,实现一对一精准匹配帮扶。
“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不仅解决了员工的养老问题,还替企业留住了人才,降低了发展的风险。今天的宣讲,让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福州闽泉工艺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石巧芳说。
近年来,县社保中心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将社保服务延伸进企业,致力于让企业经办“足不出楼”就能办成事。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社保缴纳、工伤保险申报、社保增减员及申报等动态业务,是企业经办反复“跑窗口”的主要原因。为实现破局,县社保中心大力宣传推广“互联网+社保”福建12333公共服务平台网申服务,以“信息跑路”代替“企业跑腿”。同时,深挖新的社保服务系统“收办分离”模式潜力,通过工作人员进企业先收件后办理的形式,为企业和参保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上门服务不仅可以能实现企业办事‘零跑腿’‘一条龙’,还能‘零距离’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办事中遇到的问题。利用社保政务进企业与参保扩面有机结合,对现行社保政策进行宣讲,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的社保知晓率和参保意识,让社保政策真正‘走’进企业,造福人民。”县社保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说。
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推行“一门、一网、一窗、一次”事项办理服务模式;实现工伤保险报销、养老保险查询等事项在社保综合服务区所有窗口均无差别受理……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下一步,县社保中心将继续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在数字化浪潮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暖心、高效、优质服务持续擦亮社保服务品牌。”郑家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