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驰而不息强作风 凝心聚力担使命
内容更新时间:2023-07-07 08:28:11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潘慧晶
近年来,大湖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围绕乡村振兴、雪峰山城建设目标,驰而不息强作风,凝心聚力担使命。
一、强化上下联动,凝聚工作合力
坚持“一线工作法”,以上率下,改进工作作风,集中力量抓落实。乡主要领导每周召开工作现场推进会,班子成员每周至少3次深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工作一线开展走访调研,纾困解难,推动项目建设。持续完善“小团队、细网格”社会治理体系,全乡设置27个区网格、122个片网格、470个队网格,共选聘658名网格员,各级网格长坚持深入所包村、联系户,开展脱贫攻坚、耕地保护、房屋结构安全和疫情防控等工作大排查大走访,在一线掌握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破解工作难点堵点。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不断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整合优化培训资源,举办30多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红色文化宣讲活动,累计组织100多个机关干部和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到永泰县、屏南县、侯官村、元口村等学习乡村振兴先进做法,在全乡推广新塘村数字乡村建设模式,真正让干部走出去、实地看、现场学,做到开眼界、找差距、转作风、提本领。
三、强化责任担当,办好民生实事
贯彻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推动“党建领航、经济领跑、民生领先”行动要求,成立雪峰片区中心村党委,推行重点项目牵头人负责制,为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全过程保障、全时段服务。以包村负责制、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为工作抓手,常态化推进“万名干部下基层”“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动员65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村、社区“双报到”,为群众办理实事32件,化解矛盾纠纷67起。统筹推进乡、村两级党群(便民)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融合发展,不断补齐民生短板,提高为民服务效能,真正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四、强化督导检查,推动提质增效
紧盯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乡党委中心工作,成立联合督导组持续对雪峰山城重点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春耕生产、畜禽养殖整治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查督办,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落地。目前,雪峰山城重点项目已完工1项,正在建设5项,预计7月将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完工,全乡粮食种植面积2.355万亩,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5.73万亩;持续推动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2022年至今,全乡共拆除22家猪场、面积7000多平方米,拆除鸭场4家、面积750多平方,拆除牛蛙场3家、拆除面积6500多平方米。
五、强化结果运用,营造干事氛围
建立健全重点项目清单管理工作机制,全面掌握乡村干部在雪峰山城建设、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一线的政治表现和作风能力,对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给予评先评优,列入后备干部管理;对于不担当、不作为干部予以党纪政务处理、通报曝光。全面开展党员干部遵守“两违”整治工作纪律承诺书签订活动,总签订人数1201人;深入开展禁赌工作宣传月活动,签订禁赌工作责任状28份,履行禁赌工作责任书33份。
2022年以来,大湖乡有2个村被评为福州市乡村振兴四星级村,6个村被评为福州市乡村振兴三星级村,2022年乡村振兴试点村项目建设进展综合排名全县第一。作风建设提升是一场“持久战”,下一步大湖乡将进一步压实责任,坚持不懈深化作风建设,推动干部转作风、优服务、提效能。一是坚持改进作风与民生实事同步推进。加强警示教育,进行提醒谈话,压实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政治担当,把提升干部执行力体现在推进全乡各项工作的质效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为民办实事的原则,着力办好实事,改善民生。二是坚持严明纪律与监管效能同步提升。加强分析研判,精准发力,明确重点监督内容、靠前监督,切实提升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紧盯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等建设,锲而不舍纠“四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是坚定不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推动“党建领航、经济领跑、民生领先”行动,加强乡、村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加大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履职考评的权重,强化考核考党建的导向和机制。四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以雪峰山城创建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推动高山蔬菜、特色果蔬产业升级,加快建设“大美大湖”,推动“雪峰山城”项目落地见效,努力为打造新时代现代化滨江新城多作大湖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