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果园飘香采摘忙 乡村振兴产业旺

内容更新时间:2022-12-16 15:17:46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潘煜婷 陈堡 陈秋霞

白沙:果园飘香采摘忙 乡村振兴产业旺

小小青橄榄成为乡村“致富果”。潘煜婷 摄

    本报讯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白沙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孕育出橄榄、脐橙等特色种植产业,眼下,又到了一年采收季,一颗颗果实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粒小橄榄  成就大产业

    12月12日,记者来到白沙镇马坑村绿百合农庄,看到一串串橄榄似翡翠般挂在枝头,果农们架着高梯、背着编篓,只需轻轻一抓,橄榄便如数落入竹篮。

    “绿百合橄榄园种植面积约为300亩,主要品种为‘福榄2号’,今年产量可达50万斤。由于我们这边气候适宜,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呈弱酸性,所以种植的‘福榄2号’果实较大、果肉饱满,单果重可达9.5克至12.6克。”果农陈敬表示,果园的青橄榄不仅本地人十分喜爱,更是受到广东食客的青睐,每年都有广东的商贩来到果园收购果子。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水果整体的市场较为低迷,但青橄榄依旧能以每斤15元左右的进货价成交。

    与陈敬一样,陈显仕也是白沙镇的橄榄种植大户,2016年陈显仕联合其他农户在大目埕村成立闽侯县沃野果蔬专业合作社,承包了近300亩土地,种植橄榄树3500余棵。“我们种植的主要是‘灵峰’以及‘梅埔二号’鲜食橄榄,每年9月橄榄开始收成的时候,都会有许多商贩上门预定、采购。”陈显仕说

白沙:果园飘香采摘忙 乡村振兴产业旺

果农在果园里忙碌。陈秋霞 摄

    陈显仕从事橄榄种植已有二十余年,是村里最早学会嫁接技术的一批人。“我们通过嫁接技术不断改良橄榄品种,让橄榄的品质和产量更有保障。2021年,合作社选送的橄榄还获评闽侯县优质鲜食橄榄优胜奖。”陈显仕说,“我们坚持生态种植,不使用除草剂、推广绿肥种植、使用有机肥,努力打造绿色生态果园。

    闽侯县是“中国橄榄之乡”,种植橄榄历史悠久。目前,全县橄榄种植面积约6.4万亩,2022年预计产量约5万吨,产值约7亿元。橄榄种植不仅给农户们带来了更多增收的机遇,更推动了我县农业经济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在橄榄产品深加工方面,闽侯县各类橄榄加工厂有30多家,规模较大的有福州大世界橄榄有限公司、延福橄榄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橄榄加工产品有五福果、拷扁橄榄、橄榄汁饮料、橄榄酒、橄榄茶等产品80多种。

“橙”熟好时节  飘香迎客来

    浑圆饱满的脐橙压弯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脐橙清香,果农正忙碌采摘、搬运……在陈显仕的橄榄果园中,2000余棵的脐橙也已成熟,抢“鲜”上市。色泽金黄的脐橙与翠绿圆润的青橄榄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多彩丰收图景。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发展橄榄林下经济,合作社于2020年在橄榄果园内种植了‘纽荷尔-52号’脐橙2000余棵,今年迎来首次挂果收成,预计产量2万斤。”陈显仕告诉记者,为确保脐橙品质,果园按照绿色无公害、优质脐橙标准进行种植管理,施有机肥,并通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以及悬挂粘虫板等物理方式灭虫,让脐橙自然成熟。

    “该品种脐橙特点是皮薄色艳、无核多汁。得益于今年高温天气多,脐橙糖分积累充分,甜味十足,深受消费者青睐,十一月成熟期开始陆陆续续都有游客前来采摘。”陈显仕说。

    据了解,白沙镇脐橙种植面积约5000亩,年产量约3600万斤,产值超1亿元。如今,高品质的脐橙引得众多游客纷至沓来,“采摘+旅游”,白沙镇乡村游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

    白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白沙镇将以脐橙、橄榄产业为打造农业产业强镇主要突破口,持续补链、强链、延链,做强绿色生态产业,不断擦亮“中国橄榄之乡”名片,打响白沙脐橙“金招牌”。同时,充分发挥“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强大联动作用,瞄准乡村采摘游发展趋势,利用镇域内丰富的沙滩资源,打造集采摘、观光、吃住为一体的乡村特色旅游模式,从而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