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橘迎来丰收季 乡村振兴正当时

内容更新时间:2022-12-09 14:51:26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潘煜婷

苦橘迎来丰收季 乡村振兴正当时

果场中的“欢声笑语”。潘煜婷  摄

    本报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扶持乡村特色产业的决心让我倍感振奋。”11月29日,大湖乡仙山村仙峰果场负责人潘如淼笑着说。

    日前,仙峰果场的苦橘又迎来了丰收季。经过潘如淼近10年的精心培育,如今,这小小苦橘早已成为了果场的“当家树”、“致富树”。

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农业

    当天,记者在仙峰果场看到,近百亩的果园喜获丰收,一株株苦橘树上挂满了饱满的果实,格外喜人。潘如淼正手握剪刀,从树上将一颗颗成熟的苦橘采下,不一会便装满一整个篮筐。

    苦橘,学名“瓯柑”,原产于浙江温州,有着约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宋代起就被列为贡品。仙峰果场从2012年开始引入苦橘种植,苦橘的成长周期很长,种植后需要5年左右才能结果丰收。

    “在大湖乡种植苦橘的农户不多,我们果场种植总面积近100亩,其中苦橘占比80%左右,年产量可达10万斤,是大湖乡最大的苦橘种植场。”潘如淼说,大湖乡仙山村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环境。在这里长大的苦橘果形端正,果肉柔软多汁,清甜可口,初食时略带微苦,但随即果子的甜便会覆上味蕾,让人回味无穷。

    目前,果场除了客户订单外,还大量接待采摘散客,许多市民朋友特意从市区开车来到果场采摘。“由于今年的气候变化,果子成熟期由去年的11月初推迟到如今的11月底,现在正是采摘苦橘的最佳时机,采摘期将一直持续1个月。”潘如淼说。

政府扶持  果场升级转型

    深入果场,可以看到一个大水库“藏”在其中。潘如淼告诉记者,这是2018年政府拨款所修建的“果场灌溉设施”,雨天蓄水,有效解决了干旱时期的果树灌溉问题。同时,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果场还修建了“机耕路”、完善了电路分布,方便农机具出入田间地头进行耕种、施肥、采摘等操作,提高了机械化水平,促进了果场产业升级转型。

    2022年,在政府与果场共同努力下,仙峰果场被评为“县级示范家庭农场”。潘如淼表示,果场将继续努力做到更好,争取未来可以评上“市级”乃至“省级”的“示范家庭农场”,扩大影响力,带动更多的乡亲们共同走向美好生活。

    “后续我们将引导更多农业规模经营户发展成为有活力的家庭农场,把发展培育家庭农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作出新贡献。”仙山村副书记潘启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