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解忧办实事 乡村振兴再出发

——访廷坪乡汶合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林邦桂

内容更新时间:2022-11-25 10:19:42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吴开梅 黄文斌

为民解忧办实事  乡村振兴再出发

林邦桂(左一)与汶合村第一书记探讨村内产业发展规划。吴开梅 摄

    本报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的谋划给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让汶合村以后的产业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谈起村里未来的发展,近日,在田间地头,帮着村里低保户干活的廷坪乡汶合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林邦桂信心满满地说。

    1963年出生的林邦桂,1990年参加工作,曾获“闽侯县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近年来,他带领汶合村两委帮民困、解民忧、助民富,让村子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如今汶合村列入了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今年还入选了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

帮民困  解民忧

全心为民办实事

    “村民的事,一刻也不能等!”一直以来村民的事都是林邦桂的心头大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第一天,他就带着村两委走过汶合村的每个自然村,了解家家户户的情况,动态掌握困难村民信息,提供相应帮扶,确保困难村民成功实现精准脱贫。

    “我家六口人,三人患有重大疾病,劳动力只有我一个,但要照顾家人无法外出务工赚钱,说实话当时非常无助。邦桂书记知道我家情况后,就经常来看我们、鼓励我们,帮我们申请低保户,如今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心里不慌了,生活也有了奔头!”村民林敬贡感慨道。

    “走访时,有一对母子令我感觉十分心酸。儿子林敬乐患有精神分裂症,其母年老体弱、多病,两人住在汶合村汶洋自然村的偏僻山坳里,居住的房屋通过监测定为B级危房。”林邦桂告诉记者,为了帮扶这对母子,他和村两委干部多次上门走访,积极与乡精准扶贫干部共同商议针对性帮扶计划,帮助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在短短一个月内,母子俩的房屋得到修缮改造,生活也有了更好的保障。

    帮扶困难群众之余,林邦桂还冲在防疫、防汛救灾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疫情期间,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走村入户整理人员信息、动员村民进行疫苗接种;汛期坚守岗位值班值守,冒雨抢修道路不停歇,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谈及工作时的辛苦,林邦桂却只是淡然一笑:“苦点、累点没什么,都是我应该做的。”

兴产业  促增收

乡村振兴助民富

    乡村振兴的春风吹遍了全国,也吹到了林邦桂所在的汶合村。林邦桂清楚地意识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在走村入户中,我们了解到村里有一位老党员的儿子陈荣顺在泉州从事花卉产业,汶合村地理气候条件好,而且也有很多空闲地都可以盘活起来种植花卉,既然有这么好的资源,我们就想利用起来带动村里产业发展。”林邦桂说。

    2019年春节,林邦桂和村干部积极动员老党员共同劝说陈荣顺回乡创业,带领乡亲走上小康路。在林邦桂和村干部的努力下,不到40天的时间,汶合村良地自然村便引进了陈荣顺以鲜花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绣山花谷”项目,该项目充分利用原有的抛荒地种植花卉示范基地150亩,带动农户就业近30人、每人每年增收2万元。

    为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一、二、三产融合示范点,2019年至今,林邦桂共为该项目争取到资金700万。同时,林邦桂还结合当地水果种植情况,大力发展水果“采摘经济”,推进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并引入寄递渠道,解决了山区销售难、物流难等问题,让村里的农业发展迈向一个新台阶。“以前大家都外出打工,现在村里有了产业,家门口能就业,打工之余不误农活,还能照看家里的老人,日子是越过越好!”村民林先生满脸笑意道。

    实现机耕路硬化、涵洞修复、高标准农田改造、裸房整治、安全饮用水改造提升等数十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推动花卉、水果种植产业,打造休闲旅游观光片区……在林邦桂带领下,汶合村从一个偏远山村摇身变成为农旅融合的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

    “未来,汶合村将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大力发展花卉、农副产品、旅游观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把乡村产业发展好,努力交出一份乡村振兴高分答卷。”林邦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