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做优“水文章” 绘就水美“新画卷”
内容更新时间:2023-05-12 08:41:43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吴开梅 陈世荥
白沙镇水环境改善后,呈现一片水清岸绿的美景。吴开梅 摄
本报讯 水环境质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白沙镇将辖区内河、沟、渠、塘等各类小微水体整治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实施项目推进战略、强化生态流域治理、深化多水融合发展、构建人人共建格局等举措,做好全域治水工作,还群众一片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景,乡村生态红利日益彰显。
实施项目推进战略 强化生态流域治理
5月10日上午,在白沙镇1000吨污水一级处理站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水泥搅拌机和工人们操作的敲击声不断,一道道建设工序有序进行,一派繁忙景象。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总投资近490万,预计于5月底建成投用,届时将进一步提升白沙镇净水设施管养维护水平,提升污水治理能力。“此外,我们还积极推进孔元村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及县第四中学实验楼、体艺馆等项目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并对南山溪河道依法予以强制清障,总清理河道长2.5万平方米,有效推进水环境综合管理成果。”白沙镇政府环保站工作人员姚程月介绍。
近年来,为持续提升镇区污水处理能力,白沙镇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发展主线,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升级,今年来已为溪头、楼格、大濑3个村谋划生成了闽侯县乡镇生活污水治理2022年度治理项目(白沙镇),共计新建污水接驳管网约5500米,预计服务群众约630户1950人,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财审阶段。同时,扎实做好近年来农村安全饮用水建设项目“回头看”,明确各村居净水站由专人负责运维管理,并组织开展专题业务培训,提升各村居净水设施管养维护水平,切实让群众喝上安全放心水。
在做好“净水加法”的同时,白沙镇还通过开展“碧水保卫战”专项行动、对各村居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等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小流域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加大河湖生态保护工作力度,强化生态流域治理,做好“污水减法”。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白沙镇共计组织河道专管员开展5轮小流域专项巡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做到立整立改。
白沙镇水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变化,也让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以前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不仅滋生很多蚊虫,还有一股异味。现在一进村就是清水绿树,看着可舒服了,空气都好多了。”看着水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孔元村村民张依伯连连点赞。
构建人人共建格局 深化多水融合发展
“党员志愿者经常到岸边捡垃圾,带动了不少村民跟着一起参与。”“现在的河岸对比以前干净非常多。”……为积极响应“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号召,白沙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示范表率作用,进一步强化干部带头,组建“镇干部+村干部+党员+群众+企业”志愿服务先锋队伍,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目前镇内共计组建专班26个,志愿服务先锋队26支,参与党员518人。
同时,白沙镇还建立“双向监督机制”,发挥党员“头雁”作用,实行实名制亮牌挂牌,党员户门口均挂“我家有党员”牌子,接受群众监督。“希望通过党员群众双向监督,能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向发力,激励群众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让全域治水从‘政府事情’变‘大家事情’。”白沙镇相关负责人说。
在积极营造全员参与水域治理良好氛围的同时,白沙镇还立足镇域特色,通过流转20余亩滩涂地,引进福州宜泓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成立“心の森泊”露营地项目,并配套生成温泉康养项目;积极扶持返乡青年创业,在汤院村打造“HIHIHIDE”露营地项目等,不断挖掘白沙闽江文化、大目溪文化和温泉文化,谋划构建“闽水+温泉”“溪水+温泉”的多水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目前‘心の森泊’与汤院村露营地项目客流量日渐增长,年收益也在稳步提升,有效带动了当地村财增收、村民致富,优良的生态环境带来的红利日渐明显。”该负责人表示。
全域治水工作并非一日之功,而要久久为功。下一阶段,白沙镇将继续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导理念,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主动落实属地责任,建立长效机制,打通护水治水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