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组
核酸采样,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吴婧 摄
越是关键时候,越要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只为全力打好社会面清零攻坚战,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滨江新城。
连日来,我县多次组织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市、县领导张忠、林锋、赵明正、王建生等出席会议,对全县疫情防控措施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落实。县领导赵明正、王建生等还多次分赴有关乡镇街道检查推进保供应、核酸检测、社区防控等疫情防控工作及保障生产工作。市、县领导强调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和省、市疫情防控工作会商会要求,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得再严一些、再细一些、再实一些,全力以赴实现疫情防控社会面动态清零目标,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万名干部下基层 党旗飘扬在“疫”线
疫情发生以来,闽侯全县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万名干部下基层”号召进社区、下基层、亮身份冲锋在先,奉献在前。
在世茂御龙湾小区,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党员志愿者程章金,除了带领局党员志愿服务队向群众进行疫情防控宣传,还与同事们当起了市民的“送药人”,为他们解决就医买药的困难;准备采样物资、维持采样点秩序、开展摸排工作……每天从清晨忙到深夜,已是龙峰花园临时党支部党员们志愿者们的工作常态;每个深夜,大数据摸排专班办公室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一遍一遍地核对着信息,一次又一次地拨打着电话,以单位为“家”,以椅子为“床”,一碗泡面、一杯浓茶都是他们缓解疲惫的“良药”。
党员志愿者帮助居民传递生活物资。 陈诺 摄
不论是通过“三心”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还是依托“小团队、细网格”筑牢织密疫情防控网,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县以党建引领“无疫小区”创建,把“红色堡垒”建在“疫”线,构筑严密防线,全力攻坚社会面清零。
甘蔗街道世茂上游墅二期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为了将这个有着1909户住户的小区管好,通过敲门行动有“耐心”、志愿服务很“用心”、不漏一人有“责任心”等“三心”服务做好创建“无疫小区”工作;龙港城小区的机关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就地转为志愿者”筑牢“无疫小区”战斗堡垒;荆溪镇临江社区利用线上+线下方式,多渠道开展防疫宣传,同时建立多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当好“无疫小区”的“守门员”;上街镇尚书耕天下小区发挥“小团队、细网格”社会治理体系的作用,组建党员先锋志愿队,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侯官村进一步细化深化网格体系,形成“党组织为核心、党员干部为主体、群众广泛参与”的四级网格体系,无缝对接每一个街巷、每一个楼栋;上街镇永嘉天地幸福里小区在小区内还设置了人脸识别智慧门禁、临时隔离区、外卖快递存放点等,开展“无疫小区”创建;白沙镇木帆社社区弘扬“远亲不如近邻”“社区是我家,无疫靠大家” 的主人翁意识,深入挖掘“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物业员工—热心居民”五级网格力量,织密疫情防控线下“安全网”。
封控区内,志愿者身影别样红。 陈诺 摄
据悉,此次,闽侯县结合“万名干部下基层”,战‘疫’小团队、县直机关干部下沉各乡镇(街道),运用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协助村(社区)开展“敲门行动”、大数据摸排、无疫小区创建等工作。同时,闽侯县还从大湖、洋里、廷坪、小箬、鸿尾、白沙等乡镇抽调工作专班增援甘蔗街道等重点区域疫情防控,充实基层防疫力量。
争分夺秒追“阳”路 “疫”往无前向“阳”行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要求,连日来,闽侯县持续开展多轮核酸检测,全县上下医护人员奋战抗疫一线 ,奔跑在追“阳”路上。
每天上午6点,各核酸采样点现场,准时到岗的“大白们”开始了一天的采样工作。采样本、装试管、消毒……看似简单的动作,每个采样人员每天都要重复上千次。为提高核酸采样工作效率,采样人员坚持采集过程不喝水、不如厕,防护服里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
中午,采样点的采样任务结束,短暂休息后的“大白们”又开始了上门核酸采样工作。
“扫楼采样”更是一项极度考验体力、耐力的工作。遇到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采样队员们穿戴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与口罩,一层一层地爬楼、入户,闷热潮湿、胸闷气促都是常事,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
日夜不停运转的核酸检测实验室。 闽侯县医院 供图
核酸样本转运是追“阳”路上的重要环节。一群运送核酸样本的“快递员”身着防护服,手提蓝色转运箱,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上街中心卫生院核酸样本中转站转运车队队员王治寿表示,核酸样本转运工作是与病毒短兵相交的工作,按照防疫要求,转运员穿戴防护服,严格执行手卫生,转运车辆在指定地点进行严格消杀,保护样本不受污染。
来自福州康泰健康体检中心的陈剑武,也是一名核酸样本转运员。“基本上一个半小时转运一次,保证在两个小时内样本能够进入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我们的速度越快,检测结果也就越及时。”陈剑武说。
为保障核酸检测工作高效进行,闽侯县医院PCR实验室开启了“24小时人机不停歇”的运转模式。从试剂的配制、核酸的提取、PCR扩增到医疗废物处置……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岗位上,检验人员全神贯注、超负荷运转,他们用过硬的技术保证每一个检测结果的及时准确。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县医院“追阳人”施肖对追阳采样工作的生动比喻。他告诉记者,核酸检测中,一旦发现混采阳性,追阳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上门入户,对混检人员进行再次采样排查,锁定阳性人员,及时斩断病毒传播链条。这也意味着,每一位追阳队队员都要随时做好与阳性样本打交道的准备,但凡有一个操作失误,就将直面感染风险。
严格高效、分秒必争。正是有了这样一群“追阳人”的坚守,才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及时精准的科学数据。
方舱医院拔地起 彰显闽侯“加速度”
11月5日,经过7天的连续奋战,由闽侯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闽侯县方舱医院顺利竣工验收交付,为我县疫情防控再添“利器”。
闽侯县方舱医院位于祥谦镇肖家道村S203省道旁,建筑单体五层,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设计床位500床、医疗用房33间、淋浴间开水间等配套用房,主要用来收治新冠肺炎轻症确诊及无症状感染者,整体分为患者收治区和外置清洁区。
火速建成的道德山健康驿站。 林烁 摄
“10月30日,在接到援建任务后,县建投集团第一时间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组建精干队伍火速进场,落实设备材料采购,前后共进驻230多名管理和作业人员,确保项目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完成。”县建投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项目已全面完工,已具备使用条件,后期将根据县疫情防控形势视情投用。
此外,位于竹岐乡苏洋村的闽侯县道德山健康驿站也于本月10日完工投用,该健康驿站将用于密接、次密接等风险人员的集中观察安置。
该健康驿站位于原苏洋公交枢纽站内,总建筑面积7542平方米。驿站严格按照隔离场所“三区两通道”要求规范设计,共有观察单人房286间,每一间都配备独立卫浴、床铺、衣柜、桌子等设施。“自11月1日接到健康驿站的建设任务后,县住建局连夜召集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到现场,对工程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证,确立最优施工方案,次日进场施工。”县住建局总工程师高云峰告诉记者,县住建局还抽调4名骨干成立工作专班,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四方负责人全天候驻扎现场,全程对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进行把控,项目较原定计划提前两天完成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