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足马力加油干  奋战首季“开门红”

内容更新时间:2023-03-17 10:43:01来源:闽侯乡音报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组

开足马力加油干  奋战首季“开门红”

力得公司生产区内一派繁忙。 陈秋霞 摄

    三月的八闽首邑大地,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热潮,处处呈现出跨越赶超的动人景象,一批批重点工程加速施工,一家家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一个个征迁项目顺利签约……“分秒必争开新局,奋力实现‘开门红’”的奋斗气息扑面而来。

项目建设加速跑

    走进闽侯县医院新病房大楼项目施工现场,只见新病房大楼外观宏伟现代、熠熠生辉。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投入景观绿化、内部装修等施工工作。

    据了解,闽侯县医院新病房大楼占地5100平方米,规划10个病区、手术部、产房、县域消毒供应中心、县域医学检验中心、中心药房、多功能会议室及食堂等。建成投用后,病床数将从现在的330张增加到700张,新增停车位200余个,极大改善群众就医条件。

    “新病房大楼施工已经完成90%,目前进入收尾冲刺阶段,预计六月底竣工投用。”闽侯县医院基建组组长方林柱介绍,“新病房大楼投用后,我们将重点攻关室外景观装修,预计在10月份竣工验收,届时,我们医院的环境形象将得到整体的提质升级。”

    闽侯县医院作为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服务全县范围内约33万人口。现为我县120急救调度中心和内科、外科、护理、院感、检验等五个县级质控中心的依托单位。新病房大楼的投用,不仅带来新增床位、车位等数量上的巨大改变,也将大幅提升医院医疗救治水平,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硬件保障。届时,将为闽侯县总医院医共体内落实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提高县域内就诊率,以及促进县医院4个中心建设和相关学科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高颜值的新病房大楼,配套县里优越的人才政策,将起到筑巢引凤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投身闽侯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满足我县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奋力谱写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新篇章。

征迁一线战正酣

    工作人员讲解政策、研讨方法,征迁户签订协议、摁红手印……3月13日上午的桐口片区征迁指挥部一片忙碌景象。据桐口村包村工作队队长林升光介绍,桐口村征迁工作进展顺利,截至3月14日,已签约74户,封房61户,完成征迁总任务的三分之二。

开足马力加油干  奋战首季“开门红”

工作人员探讨征迁工作。陈秋霞 摄

    征迁工作的有序推进离不开工作队的辛勤工作,是他们用真心与耐心换得了群众的“征心”。“大家都是‘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虽然很累,但是在看到征迁户来签约时充满信任的眼神,就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桐口村党总支委员程再展说。

    沿街有店面的高孔德是桐口村签约的前十名村民之一,他告诉记者,在征迁过程中,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地入户宣传解释最新的征迁政策,同时公平公正地安排好征迁的一切事项。有任何问题、困难找工作人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这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在厚屿社区,已有90%以上的征迁户签订协议,随着征迁工作进入尾声,征迁户们忙着腾房交房。“干部工作做得很实、很好,征迁各方面的赔偿我们也都很满意,签完字立马就腾房了,希望能为推动项目建设尽一份力!”征迁户陈贤文说。

    厚屿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林廷焰告诉记者,自征迁开展以来,包社区领导带领社区两委干部多次召集征迁户,召开征迁工作推进会,讲明安置方案、补偿方案以及征迁利好。同时深入一线居户,做到户户排查、户户摸底、户户宣传,始终将征迁户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他们排忧解难,群众对工作的开展以及安置的方法都很满意、很支持,不日就能完成征迁。

企业生产卯足劲

    走进福建省力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智能水电设备整齐摆放,各车间生产线火力全开,工作人员或认真组装调试设备,或进行接线工作,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忙碌着。

    “今年1-2月产值已超过去年同期,3月单月产值预计可以突破2000万,一季度预计同比增长60%左右。”力得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德义说,“今年,我们还对现有的五大车间区域进行调整,将整个水电事业部车间搬迁至新装修的5000平方米场地,进一步优化车间布局,并增加新的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届时将实现产能翻番。”

    在扩大产能的同时,力得公司还在智能化研发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引进众多高层次、高端技术人才,结合以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聚焦工业自动化智能控制设备、传感器、智能仪表三大固有业务领域,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力得公司新研发的电磁流量计已进入实验阶段,该产品精度更高、功耗更低,研发人员们正努力将其从实验室产品转化为用户真正可用的产品。

    企业的“好发展”离不开园区的“好环境”。近年来,闽侯经济发展中心不断深化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完善“一企一议”、领导挂钩服务等协调机制,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细落实,全力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同时,围绕“项目审批基本不出园区”的目标,进一步施行“一站式无偿代办服务”,持续强化园区公共服务水平,为企业铺就稳健高效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