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首邑春秋 >> 正文

出生入死建奇功 甘守清贫度余生

http://www.mhnews.com.cn  2013-07-16 15:59:30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张存金 黄凌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每当响起这首壮美的歌曲时,总会使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抗美援朝时战火纷飞的年代。战斗英雄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等光辉形象跃然眼前。然而,战斗英雄已然逝去,可与其并肩作战、带着满身伤痕回乡的复员军人如今的生活又怎样呢?

  日前,记者走访了大湖乡箬洋村的复员军人陈可泉,听他讲述上甘岭的战斗经历。

  现年已80岁的陈可泉1948年参加游击队,曾跟随林白、黄金佃、王思明等到福安、福鼎、古田等地参加游击战,并参加攻打霍口粮仓的战役。1949年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解放兰田、东山岛的战役。1951年3月,陈可泉随作为第二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第十五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抗美援朝战场。

  入朝后,十五军接管了东起五圣山,西至斗流峰、西方山,正面宽约30公里,纵深约20公里,总面积近600平方公里的防区。五圣山,位于朝鲜中部。南面山脚下,有五个高地犹如张开的五指,在上甘岭战役中双方殊死争夺的597.9和537.7高地,就是其中的拇指和食指。五圣山西侧,便是斗流峰和西方山,三山如唇齿相依,形成天然防线。“部队领导告诉我们,要是五圣山失守,那斗流峰、西方山就失去依托,整个中部战线就有全线崩溃的危险,命令我们要守住这一地区。但我们没有制空权,地面炮火也很少,却要面对具有世界一流武器装备的美军,战斗及其艰难。”陈可泉说。

  十五军进入防地后,立即开始构筑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式防御工事,四个月间,整个五圣山坑道纵横,堑壕、交通壕交错连接,并挖掘了多条反坦克壕,铺设了鹿砦、铁丝网等。

  1952年10月14日,美韩联军使用了300门火炮、27辆坦克和40架飞机,对五圣山前沿597.9和537.7高地的进行猛烈轰击。“我驻守在597.9高地,掩藏在坑道里。猛烈的炮火,使人觉得整座山都在摇晃,强烈的冲击波使不少人的牙齿磕破了舌头和嘴唇,有一个十七岁的小战士被活活震死!”陈可泉说,“我以为我活不成了。在撤出后才发现两座山峰都被夷为平地。”十五军用四个多月苦心修筑的防御工事在猛烈的炮火下荡然无存!

  陈可泉说:“我们撤出阵地后,立即投入争夺阵地的战斗,用巨大的代价抢回597.9高地。就这样,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一天之中要几次变换攻守角色。战斗也越来越惨烈,伴随着猛烈的炮击和激烈的拼杀,阵地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整个高地。”陈可泉说,他与黄继光原属同一个营,后来,黄继光被编入爆破组,而他则进入警卫连。黄继光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

  当时部队减员非常严重,警卫连也要参加战斗,“团长都参加战斗,何况我们?”陈可泉说。有一次,陈可泉与几名战友化装潜入敌阵地了解敌情,他们巧妙地避开敌岗哨,抓住敌军一名班长,摸清敌阵地的兵力和火力部署情况,为我军制定正确的作战方案提供了准确的情报。

  10月17日,陈可泉所在的班奉命进入高地主峰的某坑道,晚7时许,战士们跃出坑道,向敌军发起冲击。这时,前面突然出现4个猛烈射击的敌军火力点,陈可泉和战士们被迫伏卧在地。班长当即命令一名战士去炸掉敌人的一个火力点。在机枪掩护下,这名战士飞快地靠近地堡,对准地堡射孔将爆破筒塞了进去。瞬间,传来了一声震天动地的爆炸声。陈可泉和战士们在班长的带领下,迅速冲上前去。但前进到离这个火力点不远处,敌人的机枪又响了起来,战士们被迫又卧倒在地。这时,陈可泉准确地向敌人的火力点投去手雷,就在手雷爆炸的同时,战士们扑了上去,控制了局面。敌人不甘心失败,像饿狼一样,疯狂地向陈可泉所在的班连续反击。机枪、迫击炮、火箭筒、火焰喷射器,向阵地压过来,战士们紧紧凭借堑壕的掩护,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攻击。突然,陈可泉感到胸部一阵刺痛,他用手一摸,全是鲜血,一颗子弹从其左胸射入,自右胸射出,战士们叫陈可泉躺下休息,“我哪有心思休息?就撕下一块衣襟简单包扎了伤口,又投入了战斗。”陈可泉说。

  全体战士奋力抵抗,终于又一次打退了敌军的进攻。受伤后的陈可泉从战场上退了下来,到了医院才发现,自己的肩部、腿部等多处受伤,而当时却未发觉。腿部的一块弹片至今仍未取出。陈可泉说,只要天气有变化,他的枪伤就会疼痛难忍。因为作战机智果敢,陈可泉受到部队的嘉奖。

  1956年,复员后的陈可泉先后在铁道部南昌段和闽侯桐口林场工作,但由于文化和生活上的原因,陈可泉最终返乡务农,并先后担任村民兵营长和村支部副书记。如今,陈可泉与两个儿子一起,在家乡过着清贫而又平静的生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