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文山村:古窑老渡有神韵 诗礼人家传至今

http://www.mhnews.com.cn  2020-08-25 09:41:52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文山村:古窑老渡有神韵 诗礼人家传至今

  蜿蜒的乌龙江从文山村奔流而过。

文山村:古窑老渡有神韵 诗礼人家传至今

  当年先贤林则徐种下的铁树至今仍坚韧不屈地挺立在陈氏老宅里。

文山村:古窑老渡有神韵 诗礼人家传至今

  文山书院(俗称书斋里)遗址。这里留下了林则徐、郭柏荫、陈若霖等名人的足迹。

文山村:古窑老渡有神韵 诗礼人家传至今

  在先贤文化熏陶下的子孙后辈们。

文山村:古窑老渡有神韵 诗礼人家传至今

  后山陈氏宗祠。

文山村:古窑老渡有神韵 诗礼人家传至今

  文山古街。

文山村:古窑老渡有神韵 诗礼人家传至今

  这里出产的优质砖瓦,支撑起了福州三坊七巷的繁华记忆。

文山村:古窑老渡有神韵 诗礼人家传至今

  河岸边的古榕,默默地守望着文山渡口。

文山村:古窑老渡有神韵 诗礼人家传至今

  文山古窑。

文山村:古窑老渡有神韵 诗礼人家传至今

  残存的砖瓦厂手工作坊。

文山村:古窑老渡有神韵 诗礼人家传至今

  岁月。

  闽侯新闻网讯 这是乌龙江畔的一个传统古村,古窑、古街、古树、古渡口是它过往的见证;这里“诗礼传家”,流传着皇太医和护婴夫人的故事;这里走出了天才“军事预言家”陈孝威,留下了林则徐、郭柏荫、陈若霖等名人的足迹。这里就是南通镇文山村,一个依山傍江的古老村落!

  依山傍江的古村里

  文山人因“砖窑”而兴

  古老的乌龙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从文山村的边上奔流而过,潮涨潮落间,时光流逝。在江面的浮光掠影中,文山村往昔的繁华景象若隐若现。

  乘一叶扁舟,渡江远来,人们首先登临的是文山村的门户——文山渡口。这处昔日南通镇的交通要津和繁华闹市,如今落寞地坐落在河岸边,犹如一位暮年的老者,正在追忆自己曾经的璀璨年华。文山渡口的历史有多久?大概有三四百年了吧。微波轻轻叩敲着渡口的石阶,激起阵阵水花。河岸边矗立着四棵伟岸的榕树,默默地守望着这个古老的渡口,宽大浓厚的树阴犹如巨大的伞盖,为渡口遮阳挡雨,陪伴一代又一代的文山人。

  文山村人口370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姓陈。而陈姓中又有两支,分别从莆田和长乐后山迁居到此,他们都是南宋名臣陈文龙的后代。元朝至正年间,朝廷对陈文龙的后裔大肆迫害。公元1346年,文山陈氏始祖陈益振为躲避朝廷压迫,带着家人从莆田迁徙到文山。他们来到文山后,并没有拾起锄头,而是盖起了砖窑,从事起了手工砖瓦生产。

  当然,这也与文山村当时的自然环境有关,文山原来叫芒山,因为芒草多,有质地优良适合做砖瓦的黏土,再加上这里交通便捷,陈氏先人就在这个美丽的乌龙江畔建起了十几座顶部形似毡帽的砖窑和上百个密集排列的手工作坊,形成了一个方圆200多亩、蔚为壮观的砖窑场。一块块新鲜出窑的砖瓦,从这附近的渡口装上停泊在江面的货船,运往国内各地乃至东南亚一带,一起被带去的还有“文山窑”这个响当当的名字。

  关于文山窑砖瓦烧制的精美程度,今天的我们,依旧可以从三坊七巷重修的华美背后,找到一块块印着“三坊七巷文山窑”字样的砖块,它们静默无声,却支撑起了老福州的繁华记忆,也带给了文山人富足的生活。

  浓厚的文化氛围

  让文山村里英才辈出

  文山陈氏宗祠,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走进祠堂的大门,正厅上方悬挂着一块“诗礼传家”的横匾,这是明太祖朱元璋赐予的,以褒扬陈氏先人的高风亮节。

  仅明洪武年间,文山陈氏就走出了四个进士。这一方900多平方米的天地,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祠堂的一根根楹柱上,留下了陈宝琛、陈培锟等近代名人题写的楹联。从这些横匾和楹联中,可以窥探文山陈氏世世代代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追求的精神境界。

  文山村至今流传着皇太医和护婴夫人的故事。咸丰三年,清朝的皇宫里一片慌乱,原来天花病毒又在肆虐宫廷,许多幼小的孩子染上了天花。束手无策的皇帝听闻太医陈伯崇的夫人林敏慧继承祖传医术,对天花有奇招,立刻下旨招她进宫治病。据说,林敏慧“一剂转危为安,三剂脱险,再诊愈”。于是,皇帝龙颜大悦,敕封林敏慧为“护婴夫人”。林敏慧的夫君陈伯崇是文山陈氏21世孙,通晓医术,在京城太医院任太医,在任期间,创药膳二十味和验方四十余种,誉满京城。夫妇二人晚年回乡后,仍不忘治病救人,被后人世代赞誉。

  到了民国年间,文山陈氏出了一位天才的“军事预言家”,他就是文山陈氏二十三世孙陈孝威。陈孝威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官至中将。抗战期间,他曾准确预言德国必将对苏联开战,日本势必南下南太平洋,以及苏联将出兵中国东北等等,后均被历史所验证。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等世界政坛领袖都曾给陈孝威写信,盛赞他的预见。文山陈氏宗祠正厅两侧至今仍悬挂着蒋介石题赠给陈孝威的横匾“功在国家”和“制宪开基”。

  沉淀岁月的文山书院

  林则徐曾在此读书修身

  文山村浓厚的文化氛围不但使得村里英才辈出,还吸引了许多外地才俊来此求学。文山书院就曾留下了林则徐、郭柏荫、陈若霖等著名人物的足迹。

  文山书院俗称书斋里。曾经极负盛名的书院,现在已是一座普通而又有些残破的民居。迈进大门,一丝寂寥的空气在四周围绕,一个书院的背影就像夕阳下的流水渐行渐远。在残砖碎瓦间也许还潜伏着阵阵书香,厢房窗棂上模糊的雕纹,还在诉说着从前的细致典雅。岁月带走了从前的琅琅书声,也沉淀了曾经的人物风流。

  林则徐11岁时,父亲林宾日带着他来到文山书院拜会正在这里执教的同窗好友陈纲石。林宾日在对儿子做了一番谆谆教导后,便返回了福州。林则徐独自留在文山读书修身。当年林则徐就住在陈纲石先生家里,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据传,陈纲石六十大寿时,林则徐正在京城为官,他特意千里迢迢遥寄八面寿屏祝贺,其中便有郭柏荫的题字。现今,这八面寿屏很有可能就存放在老宅里。

  百年来,物是人非。陈纲石的老宅尚在,庭院里保存有一棵铁树,据说是当年林则徐亲手种植的。古树依旧,就像个慈祥的老人,对一代代后人无声地讲述伟人的故事。那是一个天色渐晚的黄昏,林则徐去书院读书迟迟未归,陈纲石不免担心起来,赶忙到书院寻找。来到书院正厅,已是一片寂静,没有声响。只见旁边厢房里似有烛光闪动,缓步走近一看,原来林则徐正端坐在书桌旁,专注地攻读诗书。陈纲石轻轻唤了三次,林则徐都没反应。陈纲石只得上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林则徐这才回头。陈纲石问道:这么迟了,为何还不回家,却在这里读书?小小的林则徐像大人一样,慷慨激昂地说:读书志在报国,怎能不勤奋呢?一身以天下为己任的少年豪气令人赞叹。

  悠久的故事仍在世代流传,正如伟人的精神在世间永不磨灭。走出书院的悠远,步入坊间的喧嚣,一条斑驳的文山古街在面前延伸。古色古香的老宅、满是沧桑的石板路,写满了过去的故事。行走在古街上,用眼角的余光轻轻摩挲视线里的一砖一瓦,历史的风尘早已湮没往昔的风光,但古村文山的韵味,却足以让我们追忆无限……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郭城 林若野/文 王立强/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