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正月民俗“闹正酣” 韵味典故“内中藏”

http://www.mhnews.com.cn  2016-02-22 09:00:27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编者按 正月,在年味浓郁的闽侯各地开展着大规模民俗游神活动。每年的农历正月的初四之后,便是游神的时间。各村轮流用大轿抬着本村供奉的神祗塑像,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各境,沿途还会表演舞龙、舞狮等文艺节目,经常吸引沿途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十分热闹。

  闽侯新闻网讯 正月期间,记者来到甘蔗五显庙,在庙宇的正厅发现了三只憨态可掬的猴子。庙中的程老伯告诉记者,按照传统,在游神的时候各村各庙都会将当年的生肖吉祥物一并抬出游街,其意在希望保佑大众当年顺顺利利,无灾无难。

  “萌猴”闹元宵。纪玉屏 摄

  “金猴”“福桃”庆元宵

  “今年是猴年,所以就制作了这两组猴子,一组抚额遥望,一组抬着‘福桃’,都有着很吉祥的寓意。”程老伯言道,他说待五显庙游神结束,这两组猴子还会让其他庙宇抬走游街,游神基本会一直到元宵节。

  记者了解到,福州地区老百姓的先祖大多来自地处中原的河洛、河东地区。那里的先民们,不远千里来到这片热土,迁徙的过程中,充满了艰险苦难、生离死别。为对抗各种恶劣情况,先民们逐步形成了冒险开拓、强悍进取的族群秉性,并通过每年的原始与自然的游神抒发这种情感。

  福州地区的游神习俗,曾颇为兴盛,到50年代渐废,80年代以来得到恢复,服装、道具,以及神像制作工艺进一步创新发展,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与艺术价值,是研究福州乡愁文化的重要民俗内容。

  舞龙送福。纪玉屏 摄

  舞龙队伍闹元宵。纪玉屏 摄

  游神祈福闹元宵

  2月12日、20日、21日,上街镇侯官村举行游神祈福闹元宵活动,村民们抬着供奉的神祗塑像巡街,祈祷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记者在侯官村游神现场看到,游神队伍效仿古时官员出巡的仪仗形式,鸣锣开道。神轿前有仪仗队、腰鼓队、引导,锣鼓板、彩旗队跟随,鼓声震天,远远望去游神队伍气势浩荡,如同一条闪闪发亮的巨龙蜿蜒游动,煞是热闹!

  据了解,传统的敬神拜神仪式在上街镇侯官村深入民心,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是村里的游神的时间,游神期间,侯官村通常以片为单位,有时也会数片联合进行游神。

  其中,正月初五游的是位于侯官下市的临水宫陈太后(以前是正月十六,因村民要外出工作改为初五),相传陈靖姑出生于闽县藤山下渡(今福州市仓山区工农路一带)被视为闽东与闽江流域第一保护神。据史料记载,陈靖姑生于公元905年,卒于公元928年。陈靖姑年少时曾经到闾山学道教法术,相传能降妖伏魔,扶危济难,24岁那年福建遭遇大旱,民不聊生,为拯救百姓,陈靖姑不顾自己怀胎三月,毅然脱袍祈雨,拼尽最后的气力腰斩蛇精。天空终于降下了甘霖,而这时的陈靖姑却终因劳瘁饥渴而死去。当地人民感念陈靖姑除妖祈雨的恩德在古田县建造临水宫纪念她。侯官村下市的临水宫也是众多的临水宫这一,常年香火不断,每年的正月初五,村民们都会自行组织巡香采街游神活动。

  而正月十三、十四、十五游的是上市汉镇闽将军庙供奉的硋、铁、石三位将军。上市将军庙有两座建造在华棣山之阳,城隍庙南侧、北侧各一座。唐武德六年,朝廷设侯官县于侯官市并建造城隍庙,在清理地基时挖出硋、铁、石三尊将军像。当时有人考证说他们是西汉八闽平判的三位将军,他们是维护国家统一,给闽地带来繁荣的功劳至伟,应予祭祀,于是便有了以后的侯官的“汉镇闽将军庙”庙内供硋、铁、石三位将军。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五三天分开巡游,各自迎神拜祭,场面热闹壮观。

  侯官村一位75岁的余大爷告诉记者,随着时代演变,如今这些游神民俗活动已成为侯官村举行的一项重要民间娱乐活动,是构建团结文明和谐社会的一种体现。游神的时候,村民用八人大轿抬着供奉的神祗塑像,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迎接,每当神像巡游到家门口,家家户户都洞开厅门,摆上供果,点上香烛,手执香火,鸣放鞭炮迎神,祈祷来年五谷丰登,乡间太平。

  又讯 2月18日,福州高新区高岐村举行民间游神活动。现场气势浩荡的游神队伍,在锣鼓和鞭炮声中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鸣炮迎神,祈祷新年国泰民安。

  (闽侯乡音 记者 林若野 吴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