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指间上跳跃的艺术

http://www.mhnews.com.cn  2013-09-01 16:06:57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指尖轻触下的灵魂。 林若野 摄

  惟妙惟肖的木偶表演。 林若野 摄

  栩栩如生的木偶。 林若野 摄

  后台演员在伴奏。 林若野 摄

  大约在二十多年以前,我尚处于幼童的懵懂时期。经由几本泛黄的连环画和亲人们的讲述,我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部名著——吴承恩的《西游记》。那时候,我完全沉浸到在西游的世界里。不久,在我就读的幼儿园里,老师请来了一支木偶剧团来演出,表演的剧目我至今记忆犹新,正是西游记的经典剧目《三打白骨精》,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提线木偶,西游记中一个个活灵活现地人物就在我面前翩翩起舞,丰满又传神。

  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在祥谦镇龙屿村的木偶剧团内,再一次与提线木偶相逢!看着剧团师傅们用他们灵巧的手指操作着木偶时,一只只木偶让我找回了久违的童心,它们是精灵、是我幼时的伙伴,有着比很多人更加精彩的生命。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起缘于汉代,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堪称为中国历史悠久的艺术品种之一。

  据说,在汉高祖7年(公元前200年),因为匈奴入侵边疆,刘邦亲自统帅精兵32万前往抵御外敌。不料因为大意,误中了匈奴人的埋伏,汉军死伤无数,刘邦和文武大臣也逃入白登山中,被匈奴40万大军团团包围近一个多月。汉军被困白登山,内乏粮草,外无援军,一旦匈奴大军攻进来,建立不久的汉王朝必然覆灭,形势危急!这时候,刘邦的谋主户牖侯陈平,得知匈奴单于冒顿的阏氏(为匈奴皇后的尊称)是一个妒忌心很重的人。于是便向刘邦献计,让他一面派出使节向匈奴求和,承诺年年进献金银美女,麻痹冒顿,以拖延匈奴的进攻;一面令随军的工匠制作了大批的木偶美人,每尊木偶人上装置了几根丝线,再给它们穿上华贵艳丽的汉服,命汉军士卒每天提线引木偶美女在山中显眼之处走动,吸引匈奴大军观看。因为远望,木偶美女一个个绰约多姿,美艳异常,让阏氏误以为汉军中美女如云,害怕丈夫打败了汉人后会选美纳妾,冷落了自己,于是便劝说丈夫和汉朝和解,撤离了白登。就这样,木偶美女解除了刘邦的危机。传说,刘邦脱险后,感念“木偶美人”于国有功,赐每尊“偶人”以贵妃、贵嫔、贵人的封号,并将这些木偶作为国宝珍藏在宫中。在汉文帝时,还命令乐府依照旧样仿制了悬丝傀儡,在宫廷上演出,作为迎宾和敬神驱邪仪式之用。孟子有言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了皇帝的御封和推广,提线木偶的前身——悬丝傀儡于是便盛行天下了。到了唐朝,提线木偶极为盛行,并随着中原士族的南渡,进入闽地。提线木偶戏最为繁盛的时期还是在宋代,据说,当时在福建东南沿海一带,每次一有提线木偶的演出,总能吸引大批的观众围观,甚至因此而堵塞道路。

  如今祥谦镇的龙屿提线木偶,是上个世纪30年代由当地人林依姆从长乐传入的。到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闽侯县龙屿木偶剧团成立,林依姆担任团长。1981年,由其子林朝良继任。闽侯尚干祥谦一带,早年每逢民间嫁娶、寿辰、房屋奠基、迎神赛会等活动都会邀请龙屿木偶剧团来表演提线木偶以示大礼。

  在龙屿木偶剧团第二代传人林朝良老人的家中,近60平米的大厅被一个小戏台挤占据了大多的空间,小戏台上数十个提线木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戏台的另一侧是表演后台,传统乐器的演奏及演员配音都在这里进行。今年72岁的林朝良老人介绍道:“木偶戏可分为前台后台,提线演员在前台操纵木偶表演,伴奏演员在后台为戏曲搭配音乐,两者缺一不可。而木偶戏艺人一般都多才多艺,精通吹、拉、弹、唱各项技艺,所以有时,前台和后台的演员也经常相互置换演出,磨练各自的技艺。”林朝良还告诉记者,他家族从祖父那一辈开始,靠做木偶艺人为生,到其父林依姆前往外地学习归来,结合当地特色才创造了龙屿提线木偶这一传统技艺,由此代代相传下来。如今,林朝良屋里有四套木偶,共有100多尊,并保留着近百年历史的木偶十余尊。

  采访中,林朝良还同团员一起,为记者表演了一场龙屿木偶剧团的代表性剧目——《刘全进瓜果》。故事说的是:唐太宗贞观年间,均州人刘全因怀疑其妻李翠莲与僧人私通,怒斥翠莲,想要休妻。翠莲为表清白,愤然自缢。刘全得知真相后,愧悔莫及,恰逢唐太宗张榜招募勇士到阴间送南瓜。刘全遂借冥府进瓜之际,向阎君哀求探妻。阎君知情后,让其妻借太宗之妹李玉英身躯还阳,与刘全团聚。

  在阵阵地锣鼓和二胡的伴奏中,林朝良和团员们各司其职,用小木偶们灵动而又恰到好处的形象深深吸引了记者,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难想象,就凭借8到16根纤细的丝线,木偶艺人们就可以让木偶作出如此繁多复杂的动作,技艺之高令人不由惊叹。“要学习木偶戏,基本功就是手指一定要灵活,不能太僵,有的时候,光是练习手指上的功夫就需要将近两年,此外,还要学习吹拉弹唱各式技巧,也许正是这些因素,现在的年轻人那怕有兴趣学也很难坚持下来,因此才制约了木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林朝良感慨道。

  高超的技艺表演让木偶剧表演异常火热。据林朝良介绍,剧团如今接到的演出邀请很多,每月大约有20多场演出,忙的时候,甚至将剧团分成几班分赴各地演出,而观众的热情也很激烈,有一次,木偶团到永泰表演,当地人闻讯全部涌过来观看,聚集了超过千人,由此不难想象木偶剧受欢迎的程度。

  采访中,林朝良还告诉记者,如今为了挖掘和保护龙屿木偶戏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他们还同省音像出版社合作,拍摄了《父子俩状元》、《海瑞审严云》、《宝莲灯》等五部木偶戏闽剧,并与时俱进的改编了一些陈旧的剧本。“现在我们的剧本越来越多,已经多达几十本了,下阶段,我们还将通过创新,将更富内涵的新戏搬上舞台,赋予古老的木偶戏新的生命。”林朝良如是说。

  (闽侯乡音社记者 林若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