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焦点图片 >> 正文

欲识北京皇帝殿 先看青圃灵济宫

http://www.mhnews.com.cn  2019-06-14 10:54:09      【字号

  

欲识北京皇帝殿  先看青圃灵济宫

欲识北京皇帝殿  先看青圃灵济宫


欲识北京皇帝殿  先看青圃灵济宫

“欲识北京皇帝殿,先看青圃灵济宫”。这句福州地区广为流传的民谣,是人们对位于青口镇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灵济宫由衷的赞颂。灵济宫内有一个难得的瑰宝——明永乐《御制洪恩灵济宫碑》。该碑刻于明永乐十五年,坐东朝西,通高6.2米,宽2.06米,具有明代官式风格,是福建省保存至今最大的古碑之一。1991年,灵济宫碑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古厝>序》中提到:“古建筑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体,古建筑也是历史载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地处青圃村金鳌山上的灵济宫古建筑,就是古代劳动人民才艺、智慧和汗水的一大杰作,早已是当地百姓津津乐道的一处亮丽风景。6月12日,记者来到青圃村,一观这处列名于《福州古厝》之上的古建筑的风采。

  信仰:

  缘起于民间

  辉煌于明代

  灵济宫的信仰主体,是二徐真君,至今青圃附近9个行政村,有2万多名群众是灵济宫的信徒。那么,二徐真君是何人呢?为何会在当地有这么多的信徒呢?

  据传说,五代后晋开运三年,闽国发生了内讧,权臣朱文进作乱,诛杀王氏皇族五十余人,自称闽主。惊慌失措的王氏族人只得向南唐求援,南唐主李昇遂命养父徐温之子,江王徐知证和饶王徐知谔率大军讨伐朱文进,两人率领大军取道江西入闽,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取了建州、福州等地,并进而欲挥师南下,一窥漳泉二州所在的闽南地区。在大军渡过乌龙江,驻扎在今闽侯七里之时,有青圃乡的一名胡姓乡民前来营地向二徐哭诉,称有数百亡卒匪兵占据鳌峰山一带,为非作歹,残害百姓,祈望大军可以将其剿灭,救乡民于水火。二王允其所请,带领大军荡平了鳌峰山的草寇,所到之处,对百姓秋毫无犯。在徐知证二人离开后,青圃乡的百姓为了纪念他们的功德,遂在龙湫之北立生祠,岁岁焚香祭祀,传为永例,此即为灵济宫的前身。

  灵济宫初称大王庙,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旧庙毁于洪水,里人方珏等又捐资建新庙于芝屿,祥符元年(1008年)又建分庙于横溪,后横溪分庙日久荒废,遂于政和七年(1117年)迁至今址。此后,灵济宫在南宋时期先后进行了三次扩建,方才初具规模,并在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得到了朝廷御赐予的“灵济”匾额,改称今名。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灵济宫迎来其最为辉煌的时期。灵济宫管委会主任林香江告诉记者,据传在永乐十四年,明成祖朱棣身患奇症,用了许多的药,仍然不见有效,后有大臣提及闽中的二徐真人很是灵验,建议成祖将其神像迎到京师,并延请青圃当地的名医曾陈孙入京为皇帝治病。在将神像迎到京不久,成祖就梦到二徐真人为他诊治。醒来后,曾陈孙开方抓药,皇帝果然身体渐愈。为了感谢神恩,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下诏,大规模重修灵济宫,重建后的灵济宫自金鳌山下沿山势建至山顶,计有三重门,六座宫殿,大小建筑两百余间,内中建筑金碧辉煌,美轮美奂。“修建灵济宫的能工巧匠,都是参与过故宫设计和建造的大师,建筑技术采取了‘榫卯结构’,通体建筑没有用一根钉子,可谓是人类建筑史的瑰宝。”林香江介绍。此后,民间就有了“欲观北京皇帝殿,先看青圃灵济宫”之说。

  历史:

  历经磨难

  迎来当代的复兴

  随着岁月的更迭,再宏伟的古建筑都无法经受住时间和灾害的考验,相继化为废墟,传说中巍峨宏伟、气派辉煌的灵济宫,终也难逃衰败的命运,雕栏画栋尽数被掩埋于历史的尘埃中,使人唏嘘不已。

  “灵济宫属于明皇室供奉信仰的‘家庙’,到了清代,随着江山易主,没有了皇室的支持,灵济宫逐渐没落,仅在康熙十年在御碑亭外围重修了十二根木柱,分担明朝时期十六根柱子的承重,以求延长御碑亭的寿命。”林香江说。此后,民国三十一年,当地政府曾组织对灵济宫前殿进行修复,但也只是小规模地修修补补,无法重现昔年的风采,仅仅只留存下一座明代建筑——御碑亭,仍可让游人依稀回味出往日的繁华,遥想当时的盛况。

  新中国成立后,灵济宫被政府征用为粮食仓库,一直使用到80年代初。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恢复和推崇,灵济宫由此“重焕新生”,掀开了新的一页。

  如今,修葺一新的灵济宫建筑面积约有2460平方米。沿石条砌好的大道拾级而上,立于宫门前迎接旅客的是一道上书“升平人瑞”的石牌坊,此系清代政府为表彰民间长寿老人而立。20世纪90年代初,为防止倒塌、便于保护,遂将石牌坊移至此处,至今已经有近三十年了。走进宫内,历史超过600年的明永乐《御制洪恩灵济宫碑》静静地屹立着。村里人都说,这石碑是三宝太监郑和在第五次下西洋前,奉旨运送而来的。当我们走近石碑,仰望着它雄伟的“身躯”,仿佛可以感受到当年运送船队的庞大,从中体会一丝“郑和下西洋”的壮阔和宏伟,岂不正如《福州古厝》序中说到的那样——“古建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闽侯乡音 记者 林若野/文 王立强/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