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焦点图片 >> 正文

舍身许国英魂远 乡人至今怀忠烈

http://www.mhnews.com.cn  2018-11-02 08:44:58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444255178029094350.jpg

DSC_0779.jpg

timg.jpg

DSC_0744.jpg

690089464150739298.jpg

630571506769098170.jpg

  他虽“深沉少语”、但“性情和易”,“蔼然可亲”;他“勤慎俭朴,能与士卒同艰苦”,故而士卒视之如父兄,皆愿为之赴死;他天资聪慧,曾赴赴英留学、赴德协驾“定远”铁甲舰,可谓是近代华夏海权探索之路的第一批探路人……他就是林履中,一位生于福建闽侯,却就义于黄海大东沟海域的英烈先贤。

  10月30日,由林履中侄玄孙女汤明女士出资建造的甲午英烈林履中铜像在青圃中学揭幕,著名航天专家、闽侯籍乡贤黄春平,省林白水研究会相关负责人及林氏宗亲、青圃中学师生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了揭幕仪式,共同缅怀先贤。当天,记者在青圃村探寻先贤林履中的遗迹,追寻其光辉人生的起点。

  林履中,字少谷,青口镇青圃村人,报界先驱林白水烈士的堂叔。清同治十年(1871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第三期,学习航海管驾四年,以“在堂屡考优等”的成绩毕业。先后在“伏波”、“威远”、“扬威”舰担任舰船大副、教练大副、管带等职。1884年,林履中留学英国,次年随同刘步蟾赴德国验收“定远”铁甲舰回国。1889年,海军衙门成立,林履中担任右翼右营参将,1891年,因出色地完成海军洋务使命“功实”,提升副将衔。

  1894年9月17日,中日爆发甲午战争。在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等诸位爱国将士协同指挥下,北洋水师10艘舰船于黄海大东沟,形成“人”字参战,“扬威”舰处在编队右翼最外侧,开战半个小时后,“扬威”舰因舰龄老,木壳包铁的舰体防卫能力弱,在遭到敌舰的轮番轰击后,中弹起火搁浅,渐不能支。时年42岁的扬威舰管带林履中拒绝逃生,跳海自沉舍身报国,时人称赞他:“见危授命,激烈效忠,其所谓临大节而不可夺者。“当年,正是林履中资助家贫的林白水上学,把他带出青口,见识世界,他们叔侄的关系十分亲密;也正是林履中的牺牲,让林白水看透了清王朝的腐败和腐朽,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原福建日报副总编、省林白水研究会长郑卫华告诉记者道。

  在青口的“林白水纪念堂”,有一座专门为缅怀林履中而修建的“少谷亭”。亭子位于“林白水纪念堂”的左侧,四周绿荫葱郁,在秋日暖阳的照耀下显得庄严肃穆。“林白水是近代著名的报界先驱,然而作为其堂叔的林履中,这样一位牺牲在124年前甲午海战中的闽籍英烈却鲜为人知,大多时候只存在于历史的档案里。”省林白水研究会秘书长林依光感慨地说道。他告诉记者,1986年,林白水女儿、旅美作家林慰君和青圃村民兴建“林白水纪念堂”时,特意在堂前建了两座亭:一为纪念林白水妹妹的“宗素亭”,一为纪念林履中的“少谷亭”,就是希望以此让人们记住这位先烈。

  青口镇青圃村下街有处老厝,这是一座始建于清初的砖木混合老宅,门口的匾额上书写着“林白水故居”五个大字。但很多人不知道,林履中也出生于这处宅邸。“林履中自幼父母双亡,被林白水祖父母收养,一直爱抚备至,视如己出。”这处老宅记录了林履中和林白水的童年时光。”村民林钦美说。

  记者走进老宅,从外及里,这座清代古厝依次建有门楼、前天井、中厅、后天井、主厅等。前后天井全部由石块铺砌,其中主厅的厅堂上悬挂着“甲午英烈”等牌匾。“除了左右回廊的厢房被改建为砖楼外,其余都保留了当年老屋的原状。”林钦美说。他告诉记者,主厅悬挂的“甲午英烈”等牌匾是2001年族亲修葺祖宅时,重新制作悬挂的。对林履中这位英雄的宗亲,族里代代传颂着他的事迹,感佩其为国舍身的壮烈。

  在青圃村,除了少谷亭,林履中、林白水的故居。青圃中学内还建有林履中的纪念馆,纪念馆后向约50米处山坡修建有林履中衣冠冢。林依光告诉记者,这座纪念馆为西洋式别墅楼型,始建于光绪年间中期,民国期间曾修葺过。建筑为青砖杉木结构,坐北朝南,造型美观,做工精致。登阶梯进门,沿通道分为成左、右、后厢房,正面宽11.7米,深8.55米,二进带后斗房有厨房、卫生间等配套设施,占地面积133平方米。“故居北边有一座当年用进口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水塔,时至如今,水塔仍旧耸立在故居边。设计别具匠心很值得一看。”林依光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1971年创办青圃初级中学(今青圃中学)时,纪念馆由当地政府移交给学校管理。学校在右厢房开辟了林履中陈列室,作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此次汤明女士捐赠的铜像我们也将置于陈列室,供学生们瞻仰,让甲午英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校园、在故乡代代相传。”青圃中学校长林烽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