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昙石山博物馆的“东方第一神灯”

http://www.mhnews.com.cn  2015-08-24 15:54:57   来源:遇见闽侯微信公众平台    【字号

  昙石山文化,处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社会阶段,距今五千年左右,是与河南仰韶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古代文化。昙石山文化遗址的发掘,初步证实以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为代表,以闽江下游为中心,连接闽台两省文化区域,是福建古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摇篮。

  (昙石山文化遗址博物馆外景·林龙锦∕摄)

  (福建文明从这里开始·资料图片)

  (江泽民题字·资料图片)

  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庆应大学名誉教授、著名海洋文化研究专家江坂辉弥先生,在参观筹建中的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时,看到了一件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这件陶器与日本长野县的绳文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陶器颇为类似,时间则早了一两千年,于是赋予它一个神圣而富有精神内涵的名字——“东方第一神灯”。

  (“东方第一神灯”)

  “东方第一神灯”为泥质灰黑陶,平顶、长颈、实心,顶缘外凸且起凸棱两道,扁折腹,上、中腹各起凸棱一道,颈腹交接处镂一椭圆形大孔,腹部中空,下附喇叭状圈足,足部有4个对称且不规则的圆形镂孔,器表呈灰黑色,通体素面。

  考古学界围绕这件陶器如何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观点包括“灯具”说、“壶”说、“魂瓶”说等等。

  (昙石山遗址·资料图片)

  在众多说法中,“灯具”说首先被认为有失偏颇。我国古代最早的灯,据说由豆发展而来。昙石山遗址出土的这件陶器,与一般概念上的豆灯差别较大。若是作为灯具,不仅无法较好地固定火源、通透空间不足,还会使得光线辐射面过窄、光照亮度降低。加上陶器表面通体未见火柱燃烧迹象,缺乏作为灯具使用的直接证据。

  (“东方第一神灯”在墓葬中所处的位置·网络图片)

  “壶”说也被认为略显牵强。这件陶器较新石器时代一般陶壶也存在差异,在功能上虽可作盛器壶使用,但因其口端位于器身中部,缺少引流部位,进出水都不甚方便,也不大符合实用原则和标准。

  (昙石山文化遗址·网络图片)

  “魂瓶”说为不少学者所推崇。昙石山遗址出土的这件陶器,无论在整体器形还是局部结构上,都显示着与魂瓶的某种渊源关系。它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初具冥器性质的原始“魂瓶”,是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内我国瓮棺葬制发展演化的结果,也是原始宗教信仰、灵魂不灭思想的产物。器身上部圆锥形、塔状长颈,或为引导亡者灵魂升天成仙之道;下部圆折腹,当是形魄栖息之所;颈腹交接处的椭圆形镂孔,则是专供死者灵魂自由出入的通道。

  (昙石山文化研究著作·网络图片)

  尽管关于昙石山遗址出土的这件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究竟是“灯”,是“壶”,还是“魂瓶”,是“生活用具”还是“祭祀神器”,考古学家们还在争议中,尚无定论,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至少在目前我国的考古发现中,它是史无前例的,也是绝无仅有的。

  “东方第一神灯”是壶,是瓶,还是灯?亲,你怎么看?欢迎亲自来到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一探究竟……

  小贴士

  自驾:福州市区——洪甘路——甘蔗昙石环岛——文博路——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绕城高速光明出口——滨江西大道路——学院路——甘蔗昙石环岛——文博路——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福银高速竹岐出口——竹岐大桥——昙石山大道——甘蔗昙石环岛——文博路——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公共交通:福州市区乘33、38路公交或福州∕甘蔗中巴——昙石环岛站——文博路——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开放日:周二——周日

  预约电话:0591—22073555

  林瑞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