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权威媒体看闽侯 >> 正文

“侯官”地名述古

http://www.mhnews.com.cn  2019-03-04 09:31:42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侯官”原为“候官”。“候官”,汉时官名,次于县令。汉时,人口多的县称“望”,其行政长官称“县令”;人口少的县,其行政长官称“都尉”。“候”有次一级的含义。

  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说:“(汉代)县有两级,一级的设县令,次级的设县长。”其时“冶县”迁章安,留下的小部分设一候官都尉管理行政。商升为首任候官都尉,称“候官长”。东汉建安初(196年),以官名作地名,设“东候官县”,简称“候官县”。《三山志》说:“始有候官等五县。”是也。候官县为“首邑”。清时改为“侯官”。所以民国《辞海》载,“侯官,旧县名”。

  今侯官村在福州市的西面,闽江下游的南江滨,属闽侯县上街镇,为唐代候官县的县治所在地,因也简称“候官县”。清郑祖庚《侯官县乡土志》具体写道,“侯官市,属西门外都巡区,本唐、宋时(宋代才改今道山路的候官里为官贤坊,未改候官县为侯官县)侯官县旧址,有城隍庙古迹存焉”。

  唐武德六年(623年),更置候官县于今侯官村,地依县名,称候官县治。唐贞元五年(789年),候官县迁今福州道山路,之后今侯官村改称为“候官市”。为什么称“市”?有两种说法。一、清《侯官县乡土志》写:侯官市“杂姓四百余户”,估算当时已经有2000多的人口,成为一个集市,不是太夸张的事。又,侯官市地处闽江下游的江滨,水路上通下达,十分方便,古代早设有水路驿站等,有明礼部尚书曹学佺的《候官市》诗为证。

  二、原候官县迁址,今侯官村就不再是“县治”了,但又不是一般的乡村,只好另设“候官市”。“市”者,类似于今乡镇级的建制。有趣的是,候官市与候官县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候官县同闽县、怀安县几次的区划变更,哪怕今侯官村在当时的怀安县区域内,但始终都属候官县管辖。

  古代有城才有“城隍庙”。其城,候官县城也。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重修城隍庙碑》载:“吾乡(今侯官村)之祀城隍也,自唐武德中置县而始,厥后县有治,贞元初,邑改庙仅存焉。”“邑”者,县也。候官县迁入城后,旧县衙门改建为“城隍庙”。

  县衙门已经搬走了,但地名没有被搬走。文人墨客至此还多留有诗文以凭吊历史,以壮色风光,如宋孙星裔《侯官市夜泊》诗,清郑祖庚还特别写了一本《侯官县乡土志》,其中就有“侯官市”的条目。今侯官村自“候官县”迁来开始,至今至少有1396年的历史,为难得的“千年不变古村庄”。

  今侯官村还保留有“镇国宝塔”,也是候官县城的标志性建筑。1970年出土有“龙台石塔”,塔身刻有“吴越”二字,证明它是五代时的遗物,此时候官县已迁入城内。“镇国宝塔”和“龙台石塔”据说可以镇压水妖,候官市的百姓仍然借重国家的重器,以求保佑。这是今侯官村地名千年不改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至于到了清代,候官县改为侯官县,原“候官市”也随着改为“侯官市”,今为“侯官村”,地名延续,文脉相承。

  清末,以闽县和侯官县的“城区”合并为“闽侯自治镇”,但未成,就爆发辛亥革命。至民国二年(1913年),成立“闽侯府”,当年又废府,成立闽侯县,即民谚所说“闽县与侯官领(合并)好”一事。自此,侯官市改为“侯官村”至今,但“侯”仍读为“候”。

  “候官”改为“侯官”,这事十分有趣。宋梁克家《三山志》在“候官里”说:“(候官里)内候官县。近里人以候阙日久,改为官贤。”“候官里”在今之道山路,于是改“候官里”为“官贤坊”,可见宋代就有“改名候官县”的动议。

  但改一个县名,岂是容易的,一直到了元至正间(1341年—1368年),县名还没有改变。其时,候官县迁在西湖之东畔,只是在彼地立地名为“候官铺”。至明,候官县复移候官里。

  清时旧案重提,“以里人候阙日久故申报改‘候’字为‘侯’字”,但读音不改,可见“侯官县”改字的不容易及其不凡的影响。

  (作者为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