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权威媒体看闽侯 >> 正文

有福之州美如画 文明新风润心田

http://www.mhnews.com.cn  2019-02-11 09:29:11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罗源水口洋村

  幸福畲歌唱起来

  水口洋村村民用手机对唱畲歌。

  昨日一早,清越的畲歌就回荡在罗源县起步镇水口洋村,畲族姑娘和小伙穿上畲族的传统服饰凤凰装,唱山歌、打糍粑、跳竹竿舞,和游客共飨文化盛宴。

  “我们这是为马上就要到来的罗源县首届乡村美食大赛和第十二届‘畲族·风’民俗文化旅游节排练节目,让大家知道畲族的新年也充满文化味。”水口洋村党支部书记雷文斌告诉记者,1月初,水口洋村刚成立畲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现在文化大餐一道接着一道,畲村的新年越来越有意思,如今已成为罗源畲村的一张名片。

  水口洋村曾是有名的贫困村,1998年从偏僻的山沟整村搬迁到现址。随着经济发展,村民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而村里却连一块固定的文化活动场地都没有。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雷文斌和家里人一商量,决定把位于村中心的自家祖厝腾出来。2016年,近400平方米的古民居改建成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和畲族文化展示馆,水口洋村有了固定的公共文化活动阵地。雷文斌又组织村民成立文艺队,跳竹竿舞、教授织布技艺,村民还自发建立了微信传唱群,随时随地用手机对唱畲歌。

  为了把畲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好,村民们还把家中存放的老物件捐出来,众筹建立了畲族文化传承基地。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文化广场、畲族风文化墙、畲源山庄等文化基础设施也相继建成。

  文化“活”,发展旅游就有了基础。今年,水口洋村计划整合桃林、瀑布等资源,与畲族文化相结合,发力乡村文化游:一方面深入打造民俗体验游,让游客立体式体验畲族文化;另一方面依托畲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展示销售各类畲族文创手工艺品。“届时旅游业将增加村民和村财收入,全面助推乡村振兴。”雷文斌说。

  闽侯大坂村

  分得开的是垃圾 化不开的是乡愁

  大坂村返乡村民携家带口参观乡愁馆。

  “村里真是大变样了!”连日来,在闽侯县小箬乡大坂村,从云南、江西、江苏、吉林等地返乡过春节的100多位村民纷纷在村里各处合影,记录家乡的变化和美好。

  让乡亲们眼前一亮的,第一个要数垃圾分类。村民卓小惠一家在海南海口谋生,她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垃圾随意丢、苍蝇满天飞。“这几天在村里逛,地上几乎看不到垃圾,还有邻居教我怎么做干湿分类呢。”卓小惠说。

  说起垃圾分类,这离不开大坂村“卓玛”志愿队的努力。“这支队伍的成员,都是我们村的媳妇。”志愿队负责人林益美介绍,去年,村里以“垃圾分类回收”项目申报“姐妹乡伴——福州市基层妇女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计划”公益项目,成为首批入选的项目村之一。

  从派发宣传单,到购置、发放干湿分离垃圾桶,再到教村民操作流程、解疑答惑……在志愿队的努力下,村民们从最初的不理解、不耐烦,发展到如今八成村民每天自愿进行生活垃圾分类。

  眼前一亮之余,更让乡亲们动情动容的,是村里众筹建起的乡愁馆。

  牵头筹建乡愁馆的乡贤卓廷富告诉记者,乡愁馆的老宅是村民无偿捐献的,百余件展品也是各家各户主动送来的。这些饱经风霜的“古董”,从农村生活的衣、食、住、行、用、艺等方面,讲述大坂村的乡土故事和文化。

  “宝贝你看,这是爷爷以前种田用的工具。”村民卓廷其带着孙子把乡愁馆里里外外逛了个遍。他告诉记者,他在大坂村出生长大,种了十几年地,后来外出务工,便很少回乡,十分眷念家乡的乡土气息。“这下好了,有了乡愁馆,这些东西不怕丢了,以后每年都要带孩子回来看看,让他们记住乡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永泰月洲村

  新春好绘新美景

  月洲美景引人入胜。

  “这个春节,村里又在微信朋友圈‘火’了一把!”春节假期最后一天,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党支部书记曾巩荣喜滋滋地向记者“炫耀”了一番。

  “一溪桃花伴芙蓉,十里竹林绕月洲。”的确,这个福建“十大醉美村落”和星级乡村旅游村,如今正散发着“桃花源”般的独特魅力。

  沿鹅卵石路拾级而上,伴着竹影婆娑的桃花溪,在村中绕着大弯,“画”出独特的“月”字,加上天然分隔出的沙洲,细细述说着“月洲”的由来。

  自2014年开始美丽乡村建设,月洲村每天都有新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曾巩荣说,没想到美丽乡村建设的“画笔”如此神奇,擦亮了原先渐失颜色的村落。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水质清澈的桃花溪、书香之气的内在魅力,让月洲村的名气越来越大。

  自小在村里长大的吕华在福州工作定居,每年春节都要回老家,今年的回乡队伍壮大许多。“好几个同学听说我老家很美,都要一起来玩!”吕华说,高“颜值”的老家让同学们都玩得不亦乐乎,自己也感到非常自豪。

  曾巩荣告诉记者,从大年初一开始,每天来村里游玩的市民都有几百人,早晚人气都很高。“村里不仅有农家乐,还有咖啡屋、特产店、超市等,村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观念转变了,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

  今年,月洲村还将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文章”,停车场、沿溪及景区步道、进村路拓宽……在曾巩荣的记事本上,新年计划已一一列下。

  文明观察

  理性节约

  引领餐饮新风尚

  “不攀比、无烦恼”的宣传标语在LED屏滚动播放,满是节约元素的新菜单摆上了餐桌,传统名菜“佛跳墙”走入寻常百姓家……昨日,记者在聚春园酒店探访时了解到,“文明用餐”形成常态化宣传、市民消费更加理性、高端菜肴开始走向平民,理性、节约的餐饮新风尚正逐渐形成。

  走近聚春园酒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口LED屏滚动播放的标语:“讲文明、树新风,不攀比、无烦恼”。酒店内,各式劝导顾客理性消费的标语餐卡在桌上也随处可见。“在顾客点餐前,服务人员也会提醒顾客适当点餐避免浪费。”大堂经理尤佳表示,酒店还为顾客提供了免费打包服务,尽可能减少食物的浪费。

  除了标语餐卡,一份份崭新的菜单也摆放在各个包间及餐桌上。聚春园大酒店总经理杨杰告诉记者,这份菜单大有讲究,“菜单上汇集了40道传统闽菜帮助顾客进行选择,避免因不了解菜品而胡乱点菜,造成浪费。此外,佛跳墙、芋泥、糟鳗等菜品可按人按份上菜;菜单也取消了大份的选项,仅保留中份和例份,避免食物浪费”。

  “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既是酒店业者的责任,也得益于顾客消费观念转变。”杨杰告诉记者,近年来,顾客的餐饮消费习惯已渐渐从讲排场、好面子转向了理性与节约。“我们的佛跳墙有三种价位。过去,顾客常常点满一桌最高价的“佛跳墙”,而如今,大家不再觉得最贵的就是最好的,许多家庭更愿意点齐三种价位的佛跳墙,来体验不同风味。”杨杰介绍,同样的理性消费也体现在婚宴上。据悉,近年来,聚春园承办的婚宴桌数由平均30桌~40桌降至15桌~20桌,以往标配的礼金台也早已不是必须项。去年,酒店更是承办了10余场自助餐形式的婚宴酒席,更多样、更理性的消费选择在市民中已愈发流行。

  全新的消费风尚和理念,也推动着越来越多的高端菜肴走向平民。佛跳墙既是闽菜的代表,也是聚春园的看家手艺。杨杰介绍,为了满足各层次消费者需求,使更多的顾客也能品尝到正宗的福州佛跳墙,百元以下的“福寿全佛跳墙”“罗汉佛跳墙”等产品已经应运而生,未来,酒店还将从包装、冷冻等多角度探讨研发外带式产品,让高端菜肴走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少放鞭炮成常态

  本报讯 近年来,福州禁限放烟花爆竹的力度逐步增大,燃放爆竹烟花的少了,不放烟花爆竹的多了,大爆竹大烟花几乎“销声匿迹”。这一悄然出现的变化正成为榕城民众过年的新风尚。

  监测数据表明,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颗粒物(PM10、PM2.5)、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大。与去年相比,今年我市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烟花爆竹临时零售点为40个,比去年减少3个。不仅零售点减少了,允许燃放的爆竹也由去年的500响降到了200响以下。

  记者昨日在一烟花爆竹临时零售点看到,该零售点卖的都是200响以下的爆竹、燃放高度不高于3米的低硫无硫环保小型烟花。零售点人员告诉记者,今年销售的都是小爆竹小烟花,销售额比去年减少近半。

  市民购买烟花爆竹的少了,燃放量自然也减少了,春节期间仍坚守一线的环卫工人最先感受到榕城的这种变化。负责西二环中路与斗池路交叉路口至乌山西路路段两侧日常保洁的环卫工人林师傅告诉记者,平时的垃圾量每天够装4个垃圾桶,而春节期间每天的垃圾量还不到2个垃圾桶。

  “春节期间空气质量整体优于去年同期。”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春节期间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首要污染物为PM2.5。

  记者昨日走访市急救中心、市中医院、福州儿童医院、东南眼科医院等市区多家医院获悉,以往年相比,今年因燃放烟花炮竹而导致受伤的患者较往年明显减少,除了东南眼科医院,其余医院甚至没有接到鞭炮伤患者。

  (福州日报 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黄益辉 记者 谢星星;记者 孙漫;记者 阮冠达 见习记者 林斯妤;记者 曾建兵莫思予林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