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权威媒体看闽侯 >> 正文

福州去年创建 400个“美丽乡村”

http://www.mhnews.com.cn  2019-01-04 11:02:51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闽侯林柄村保留完好的古民居。

  俯瞰永泰大喜村。

  永泰大喜村的影剧院。

  绿水青山充满乡土气息,催生着民俗文化,哺育了一方百姓。从2014年开始,我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了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经济繁荣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局和市美丽乡村办获悉,去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我市出台《福州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省率先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力求形成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建设格局。

  实地走访永泰大喜村:

  “喜”从变中来

  日前,记者来到了永泰大喜村。大喜村位于福州最高峰——东湖尖山脚下,距离福州市中心超过100公里。这里虽偏远,却蕴藏勃勃生机,是福州乡村蝶变的缩影。

  “遇见大喜”四个字立于村口,石刻上的朱红大漆,让远道而来的人倍感温暖。步入村庄,随处可见竹编篱笆、土夯墙民居建筑。

  “村里的大喜水库有175亩水域面积,环湖步道已经建成,观景平台也将于3月完工。”大喜村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黄时杰说,2015年起,大喜村开始“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村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旅游不断发展,获评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国家AA级旅游景区、省最美休闲乡村等。去年,大喜村开展进一步提升建设,着力打造秀美的人居环境。

  民俗文化是大喜村的内涵,乡村旅游是它发展的“再生动力”。

  “上世纪90年代,林业大开发,大喜村曾是嵩口镇的一个中心,人流物流在这汇聚。”黄时杰说,随着产业变革,封山育林后的大喜村人口外流,最少的时候只有50多人。现在,大喜村正按着“保留传统村庄风物风貌,乡愁留住你我心中家园”的设计理念,打造特色民宿,深化“美丽乡村”品牌发展内涵,逐步迎来新生。

  “在‘公司+合作社+公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村里整合现有产业,盘活山水和农业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比如修建寨堡观景台、建设‘鹇来谷’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成立大喜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发‘大喜蜜’等,做到‘不污染也发展、不砍树也致富’。”黄时杰表示,为提高村民积极性,实现“美丽大喜共建共享”,一场村民参与的“美丽家园”行动,也全面开展起来:陈年垃圾不见了,废弃猪圈变成凉亭,旱厕变成木墙竹瓦的新厕……

  黄时杰说,大喜村刚完成村道拓宽改造,将3.5米的水泥路,拓宽为现有6.5米的沥青路面。不久后,连接莆炎高速公路的道路将建成,大喜村将融入福州主城区“一个半小时生活圈”。

  闽侯林柄村:

  打造个性“土味”

  林柄村位于闽侯县白沙镇,是一座被群山环绕的村庄。村里随处可见为春耕做准备的农民,往来村道的农用机械车辆,以及外出送货的小车。

  “去年,林柄村被列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再提升,建设了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完成公厕自来水源改造,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卫生所、老人活动中心。休闲走廊建设、主干道及村委景观提升、三座古民居配套建设等项目也基本完成,我们还引导种植户,开展有机果蔬种植等。”村支部书记李洋介绍。

  记者看到,村内景观“土味”十足,却充满设计感,体现农耕文化元素,不少特色房舍是台湾建筑师设计的。村里的三座古厝被列为文物点,古厝有独特的厅堂,院内的木雕十分精致,插屏、门窗、格扇、斗拱、梁枋,都尽显古代高超的木雕工艺。

  “村子以田地山地为主,不利于集约化开发,但适宜打造休闲田园。”李洋说,这里推广有机农业,带动了旅游发展。节假日,村里会有不少游人。

  魏长来自外地,一家人在林柄村扎根9年,从事有机农业生产。他白手起家,见证了林柄村的变化。“这里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热情的村民。”目前,魏长的“佳美农场”已小有名气,他的瓜果蔬菜直供约300户福州城区市民。由于魏长的示范带动,林柄村今年将扩大有机农业种植范围。

  根据当地中远期计划,该村还将打造稻田艺术场、生态有机农场、儿童天地、古厝创客空间、观光花海、拓展体验基地、稻田湿地公园等10多个项目。

  俯瞰闽侯林柄村。

  林柄村的一处农场基地。

  大喜村一处小景。

  “数说”蝶变新建改造卫生水厕827座清理陈年垃圾9.86万吨

  记者从市美丽乡村办了解到,自“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以来,全市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城乡环境整治,重点做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旱厕改造、拆违拆旧、房前屋后绿化工作,推进城乡统筹。2018年,全市共创建400个美丽乡村,其中新建设300个,再提升100个。

  污水处理方面,已累计完成污水有效处理3.47万户,其中新建改造三格式化粪池2.77万户,新建污水管网10.45公里;垃圾处理方面,累计配置“户用干湿垃圾桶”11.91万对,清理陈年垃圾9.86万吨,聘用保洁员1011名;规范农房建设方面,完成裸房整治3175栋;实施厕所革命方面,拆除旱厕6540座,新建改造卫生水厕827座,拆除临搭违建、破败建筑等共25.69万平方米;道路提升方面,完成道路硬化16.03万米。

  目前,各县(市)区均已开展多轮房前屋后整治“三清楚”工作,大多数“美丽乡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提升。

  市美丽乡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紧紧围绕“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乡风文明、群众满意”四个定位,广泛听取村民心声,召开“美丽乡村”建设村民代表大会,引导村民参与建设,提前做好编制村庄规划、制定年度项目清单。此外,乡县市三级层层把关,严格审核年度项目,确保项目“实打实、接地气”,为2019年工作快速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福州晚报 记者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