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权威媒体看闽侯 >> 正文

闽侯洽浦村与两份报纸的情缘

http://www.mhnews.com.cn  2017-03-14 11:09:35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上世纪50年代,闽侯洽浦村两次与报纸结缘,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全省首份大学报在洽浦村创刊

  解放初,福建省委创办福建人民革命大学(下称“革大”),培养当时急需的基层各级干部。1949年9月,“革大”第一期在福州创办。1951年2月,“革大”第二期走出城市,选择在闽侯县第七区恒心乡洽浦村(今属甘蔗街道)办学。

  1951年3月15日,解放后全省第一份大学报——《福建革大报》在洽浦村创刊。在创刊号上,发表了省委宣传部长兼“革大”校长陈辛仁的文章和副校长陆维特的《代发刊词》,同时也报道了洽浦村的情况,把“洽浦村”的名字永远留在了创刊号上。

  1951年3月16日,“革大”二期举行开学典礼,时任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主席方毅专程来到洽浦村,向“革大”上千名师生表示祝贺,《福建革大报》记录了这一盛况。在3月24日的《福建革大报》上还刊登一篇文章,赞扬洽浦村人全力支持“革大”建校,使“革大”能够在这里顺利办学。“革大”师生来到洽浦村后,积极参加打扫卫生、修路,美化环境,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在学习之余,“革大”同学还帮助村民挑水、劈柴、割麦、插秧。有的村民因为洪水受灾,“革大”师生就积极捐款捐物;平时,学校通过组织文艺演出,宣传时事、政策,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革大”三部同学毕业时,洽浦村民自发聚集到闽江边码头为他们送行。学校离村时还召开了村干部和房东座谈会,大家都依依不舍……《福建革大报》为我们回放了这些美好的时刻,留下了“革大”师生与洽浦村民之间友好相处的动人故事。

  《福建革大报》在洽浦村走过了六个月时间,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增进“革大”师生与洽浦村民之间的友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备用印刷厂“隐藏”洽浦

  上世纪50年代,福州多次遭到台湾当局飞机的骚扰和轰炸,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紧张的战备形势,使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海防最前线。

  《福建日报》作为党的喉舌、省委机关报,担负着舆论宣传的重任。在形势紧张的情况下,福建日报社如何应对所面临的安全挑战,保证报社工作正常开展,就成为当时必须解决的一件大事。因此,选址建设备用印刷厂被提上了报社工作的议事日程。

  地处福州西郊的闽侯县洽浦村,这里不通公路,没有外来干扰,让人感到特别清静。百余米高的洽浦山,郁郁葱葱,是村里的一道天然屏障。位于山下的洽浦庙,被翠绿所包围。庙后有一棵大榕树,带来了一片绿荫,隐蔽性好。当时的洽浦庙,有门楼、戏台、观众席和主殿,庙内使用面积大。虽然这里陆路交通不便,但有地处闽江之滨的水运方面优势,有利于设备和货物的运输,能够保证原材料和产品进出畅通无阻。洽浦庙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可以成为战备时期很好的避险场所。

  正因为闽江水运的便捷和自身有利的地理条件,洽浦庙被福建日报社看中,成为报社建设备用印刷厂的首选之地。

  当福建日报社领导来洽浦村协商建设备用印刷厂有关事宜时,村里考虑到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报社对村里的一种信任。因此,农业社领导和村民们都表示欢迎,无偿提供场所,在人力、物力上给予报社最大支持。

  1955年四五月间,福建日报社洽浦庙备用印刷厂开始筹建。紧接着,通过闽江上的货船,连续多次从福州运来了机器设备、纸张以及大量铅字,村里派出了青壮年帮助搬运上岸,在庙里安家。

  随后,印刷机器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当时,我作为一名小学生,常约小伙伴到庙里参观。印刷厂的干部、职工对我们十分热情、友好,让我们有机会在排列着大量铅字的大厅中漫步,在铅字的“海洋”里,领会各种字的排列规律。在庙里,我们常常看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满身油污也不在乎,动作迅速又准确。制模,既巧妙又得心应手;圆形的版面,终于通过浇铸成型。

  印刷开始了,只见圆筒式的版面不断旋转,报纸通过印刷、剪切,一叠又一叠地输送出来,其速度可以用目不暇接来形容。在场的乡亲们都惊叹不已,小伙伴们更是看得目瞪口呆。

  后来,社会形势进入相对稳定期,福建日报社洽浦村备用印刷厂始终没有正式接受过印刷任务。平时,只有两三位工人在那里留守,负责日常机器设备的维护。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年时间,直到1959年,福建日报社才将备用印刷厂的机器设备全部撤回福州。

  (□榕城琐忆 ■洪松生 文/图)

相关新闻